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天再启 > 第7章 奏对举荐

第7章 奏对举荐(第2/3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命运冠位指定:冠位虚构史学家四合院:重生获得超级金手指木叶:宇智波极端?献上忠诚!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直男穿进ABO靠装A升级美貌在叶罗丽当美强惨的日子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明末之我若为王坎特洛特高中的倒霉侦探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学名张好古关于鼬不仅是弟控还是兄控这件事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的想了很久,悲伤的摇了摇头。

“仁德莫过父皇,却不见上天庇佑”

他推荐孙慎行、钱谦益、袁崇焕。真有识人之明。

吏部尚书周嘉谟已经74岁了,有张不苟言笑的公人脸,须发全白,但依然矍铄。

此时,座位换成了得体的交椅,校哥儿可是真心尊重这群老尚书。

“老臣昔日巡抚边关,见武备弛废、士气萎靡,皆是士官贪腐,侵占军田所致”

“顾曰,治国乃是治吏”

“老臣执掌吏部,用人只看六事:一曰守,二曰才,三曰心,四曰政,五曰年,六曰貌。”

“请以此六事,为今后用人核查之准则”

校哥儿想了很久。

“太祖有训,《官员本等六事》为:学校、田野、户口、赋役、讼狱、盗贼。朕的理解,就是粮食、人口、赋税、教育、治安、军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官吏操守品格,朕愚钝,判断不来,不如只看数字。粮食多了赋税多了,便是好官”

老天官也想了很久。

“陛下所言在理,却怕有些官吏,只为政绩,鱼肉百姓,竭泽而渔”

“那就先看数字,再看官声吧。此事,朕托付给老天官了”

于是君臣相礼。

校哥儿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奏对。可惜,年纪太大。

老天官推荐了袁应泰、杨鹤、李邦华三个人。这些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过。

户部李汝华尚书67岁,身体比周尚书差多了。圆润可亲的脸上,病容满布。

开始,还是那一套,轻赋税,开内帑。

校哥儿木了许久,突然说:

“为国开源节流,正是户部职责,老尚书久有贤名,定能为朕解忧”

老头脸红了,咳嗽不止。

“老臣无能,朝廷岁入江河日下,而今边关多事,各地天灾不断。捉襟见肘,不得已,才请开内帑”

“而今朝廷岁入有多少”

“若风调雨顺,两千万上下”

“支出多少”

“若无天灾、战事,至少一千五百万两”

“何处支出最多”

老尚书又咳嗽了,咳个不停。

“魏朝,去请太医”

“是”

“你们也退下吧,朕要和老尚书说几句体己话”

校哥儿以手指天,又以手指地。老头止住了咳嗽,下定了决心。

“臣……斗胆。而今宗藩开支,年支有四、五百万,实在不堪重负,已是年年停欠”

“这么多?!”

“在册宗藩人数,早已超十万人,年禄难以计算。”

“宗藩不是各有土地吗”

“虽然当年福王分封,一次就赐地四万倾。但也有些宗藩,早已穷苦不堪。”

“那就优先给予穷苦无地的,有地的,不急”

“老臣亦是此意”

“宫中开销有多少”

“国库一年出两百万。其他的,由内帑库支出。内帑,年入约五百多万,扣除各项用度、赏赐,每年尚有一百多万盈余”

“老尚书何以知晓”

“户部有视察内帑之权”

……

“还有何处支出过多?”

“冗官”

“朝中不是还缺编吗?”

“地方冗官多,且告病者、荣职者、仍有薪俸。而今领俸者,远超十万人。”

……

“朕听闻隆庆开海,岁入颇丰”

“隆庆朝仅开了一个月港,市舶司年入不过数万,至多十数万。而今倭寇海盗盛行,再难开海”

……

“朕听闻,张居正时,朝廷年入三千多万,国库充盈不可数”

“张太岳丈量土地,清理投献,再画鱼鳞册。仅此一项,清出隐田一百五十多万倾,全国田税多了两三成。”

“鱼鳞册可还在”

“在,只怕……各地已面目皆非”

“神宗皇帝设矿监税监,年入多少”

“年入数十万至百万,只是,内侍穷征暴敛,贪墨更多”

一番对话,老尚书的圆脸,出现病态的殷红。

“呵呵……老臣病塌缠绵,恐怕时日不多,今日放胆一言,反倒心中块垒尽去”

校哥儿不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回到过去变成鼠大秦始皇帝:你就当我真死了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