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大明衰于万历(第2/3 页)
东西都往他们家送。”于是御史羊可立就开始追究张居正的罪责。这一追究,那些攻击他的人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停不下来。最后皇上下了诏书,剥夺了张居正的封诰和谥号,还抄了他的家。虽然他家里钱不多,但牵连的人可不少,荆州那边都乱套了。他大儿子张敬修受不了刑,上吊自杀了。他弟弟张居易,二儿子张嗣修,还有张顺、张书这些人,都被发配到偏远地方充军去了。刑部尚书潘季驯上书说:“张居正的家产已经抄没了,国法也执行了,大家的怒气也消了。但他八十岁的老妈没人管,子孙死的死,逃的逃,这也太狠了点儿。”皇上听了,心里也有点儿不是滋味儿,就下诏让有关部门照顾照顾他们。从那以后,大臣们都不敢实心实意地干事儿了。后来申时行、王锡爵入了阁,天下也还算太平。等到张位掌权,那些奸臣史锦、王君锡这些人又开始闹着要开矿了。
话说那明朝万历二十四年冬天,张位这哥们儿突发奇想,觉得咱们国家的地大物博,有很多自然资源可以利用,能增加国库收入,还不会对老百姓造成什么负担。于是,他就开始张罗着派人去各地开矿。这一开矿不要紧,全国各地那是忙得热火朝天。
他派了太监张忠去山西,曹金去两浙,赵钦去陕西,鲁坤去河南,一时间,各地的内官那是四出开矿,忙得不可开交。这些太监们一到地方,就开始把当地的富户编成了矿头,让他们负责挖矿。可实际上呢,那些地方根本就没有银矿,太监们就硬逼着老百姓交银子来代替税,不交就抄家。这还不算完,他们还派内监去四川、贵州、湖广这些地方采木头,又到处开皇店,收税收得那叫一个狠。
在广州,他们还派内监去采珠,顺便还管起了市舶司的事务。福建那边也设了个市舶司,云南那边还得采大理石。这些太监们四处肆虐,老百姓那是苦不堪言。
这不,临清那边就发生了民变,老百姓们把税使马堂打了个半死。还有那个税监陈奉,他在武昌逼老百姓交黄金,连妇女都不放过,还把钟祥的知县邹尧弼给抓了起来。这事儿一传出来,那可是震惊四方啊!武昌的老百姓也反了,把陈奉给赶跑了。陈奉躲在楚王府里,老百姓们可不含糊,把他的六个随从给扔进了江里。朝廷知道后,只是把当地的知府、知县给贬为了平民。
还有浙江那边,太监孙隆去收税,结果把老百姓给惹毛了,饥民们起义,把他的手下七个官员给杀了。这事儿闹得可不小,但抓到的那个领头叫葛成的,他自己认了,没牵扯到其他人,最后还是被判了死刑。
云南那边更惨,矿务太监杨荣那是横行霸道,打死了几千人。有个指挥叫樊高明的,也被他打得半死。后来指挥贺世勋、韩光大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带着大家把杨荣给杀了,把他的衙门也给烧了。这事儿传到皇上耳朵里,皇上气得连饭都不吃了,说:“杨荣死了就死了,可咱们国家的法纪怎么败坏到这种地步了!”于是,贺世勋被判了死刑,韩光大被发配边疆。
那时候,朝里的大臣们也是纷纷上书,说这些矿使的害处。可皇上呢,愣是一句没听进去。凤阳巡抚李三才也上书说:“这矿税一多,老百姓都没活路了,到处都是太监,还带着一群无赖亡命之徒,沿途挖坟掘墓,奸淫妇女,侮辱官员,虐待百姓。皇上您心里能踏实吗?”可皇上呢,还是不理不睬。
那时候,朝鲜国(就是以前的高丽国)和辽东接壤,地方大得很,也富裕,文明程度还挺高。可那时候的国王李日公,是个酒鬼,而日本那边呢,有个叫平秀吉(也就是丰臣秀吉,其因为对明朝自称为平氏,所以明朝称其为平秀吉)的,他是个奴隶出身,后来篡位当了首领,占了日本六十六州。
平秀吉一看朝鲜防备松懈,就趁机打了过去,把朝鲜给攻陷了。李日公没办法,只好跑到辽东来求救。皇上看他一直挺老实,也按时进贡,就派了总兵祖承训带着兵渡过鸭绿江去救援。结果打了败仗。皇上又派了宋应昌当经略,李如松当大将,再去救援。这次虽然在平壤打败了平秀吉,但明军也损失惨重。
正好这时候,平秀吉派使者来请求朝贡,大家一看,都觉得这是个喘息的机会,于是就撤兵回来了。朝廷派了李宗城当正使,杨方亨当副使,去封平秀吉为王。这李宗城啊,一路上那是到处要钱,到了对马岛,太守义智还给他送美女,他倒是挺享受。可他还不满足,听说义智的老婆漂亮,还想打她的主意。义智一听,火了,就骗他说倭将有变。李宗城一听,吓得扔下国书就跑了。这事儿传到朝廷,李宗城就被下了狱,改成了杨方亨当正使,沈惟敬当副使。
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