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战争战争(第1/2 页)
332、战争战争
而剩下的几个部落,本就原属于察哈尔部。
只是在后金崛起之后,因为不服林丹汗,从察哈尔部当中独立出来。
敖汉部的地盘在辽西,其祖上可追溯到元太祖十五世孙达延车臣汉的长子图鲁博罗特,图鲁博罗特之曾孙叫岱青杜愣,其掌管之部落名为敖汉。
敖汉部一分两支,分别由岱青杜愣的两个儿子索诺木杜陵、塞臣卓礼克图来带领。
在依附后金之前,岱青杜愣所属的敖汉部属于察哈尔蒙古,察哈尔蒙古是蒙古众多部族中名气最大、实力最强大的部落。
在脱离了林丹汗之后,天聪元年也即1627年六月,敖汉部索诺木杜棱与塞臣卓礼克图,同奈曼部衮出斯,各率部众依附后金。
当时皇太极正处于亲征明朝班师途中,得到留守沈阳的贝勒的报告,随即回到沈阳,与诸贝勒西渡辽河迎接,皇太极以抱见大礼迎见,双方告天盟誓,结为同盟。
皇太极当时还下令塞臣卓礼克图还归于旧牧,后又将开原赐与索诺木杜棱掌管。
同年十二月,又令同父异母姊莽古济嫁给索诺木杜棱,莽古济是努尔哈赤第三女,是莽古尔泰同母妹,起初其先嫁哈达部的吴尔古岱,后其夫死寡居,最后才由皇太极做主嫁给了索诺木杜棱。
不出几日,塞臣卓礼克图也向皇太极请婚,皇太极于是索性将其年仅七岁的长女,许嫁给塞臣卓礼克图之子班第。还大规模进行行纳聘礼,与塞臣卓礼克图结为儿女亲家。
这样一来,双方就形成了从血缘上就十分紧密的铁杆盟友关系。
而奈曼部衮出斯,也称为衮楚克,同样也属于博尔济吉特氏,是成吉思汗20世嫡孙,誉称巴图鲁洪台吉,俗称洪巴图鲁王。
其于后金天聪元年也即1627年率所部归附皇太极,成为遏制察哈尔的
《清史》记载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五世孙达延车臣汗,游牧瀚海北杭爱山,称其部曰喀尔喀。其长子图鲁博罗特,于明代由杭爱山徙牧瀚海,南渡老哈河。图鲁博罗特之次子纳密克,纳密克之子贝玛土谢图生子二,长子岱青杜楞,号所部曰敖汉;次子额森伟徵诺颜,以奈曼为部号。额森伟徵其子衮楚克又称衮出斯,称巴图鲁台吉,服属于当时势力最强的察哈尔部。
至于喀喇沁部首领苏布地,也不是一般人物,而且也十分狡猾。
苏布地,称号为杜棱,出身兀良哈氏吗,也即乌梁海氏,是喀喇沁部的塔布囊,同时也是明朝所封的朵颜卫左都督,明朝称他为“朵颜卫属夷三十六家”的酋长。+
他是长昂之孙、伯晕歹之子。明天启二年也即1622年,苏布地袭父朵颜卫都督职。其兄弟六人,苏布地排行老四,六弟为万丹伟征。
17世纪初,察哈尔林丹汗为重振蒙古汗廷,于1627年西征。随后,喀喇沁部被林丹汗击溃。苏布地审时度势,果断率其部众躲入明边墙内宁远前屯卫避难,以保存实力,避免再度与林丹汗遭遇。
与此同时,其领主喀喇沁汗拉斯喀布、洪台吉布颜阿海受到林丹汗的第二次攻击,于是投靠了后金。
苏布地看清时局,为喀喇沁部的前途选好了出路,在多次与后金交涉、谈判后,双方取得共识,喀喇沁部与土默特部派出以郎素等四喇嘛为首的代表团,于后金天聪二年也即1628年七月十九日在盛京出席了喀喇沁、土默特与后金的歃血结盟仪式。
同年九月配合后金出征察哈尔,后以水土不服为名搬回关外,继续领取明朝抚赏。
同样,由于朱信改变了历史,此人也被皇太极重新利用了起来,准备大举进攻北京。
“朕命尔等,要以最快的速度,立即围攻遵化,拿下长城以南,并且凭此直取北京!”皇太极此刻信心满满,准备报仇雪恨。
···
崇祯二年,大年初一,团山堡。
由于朱信的经营,这一年的冬天,虽然寒冷,可团山州储备了足够的粮食和棉布,对于这里的百姓军民来说,今年的年味比以往更为浓厚了。
这一大早,朱信带着一众大小官员,给团山堡内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者一边送上慰问金一边先拜年了,接着又去了学堂给孩子们发糖果点心。
除此之外,朱信还宣布从今往后,从年三十到年初七,除了驻军之外,团山州一应人员都要放假。
等忙完了初一的各项走访慰问工作,朱信已经裹着厚重的棉大衣,就已经躲在总兵府的火盆旁边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