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几近衰落(第1/2 页)
上一次评估陆逊时,他已经遭到刘备的处决。
这意味着,直接导致关羽死亡的主要敌人已被消灭。
此时,关羽又获得了一份统帅榜单上的第四名专属奖励。
这对刘备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欣慰。
然而,这份喜悦背后,刘备和张飞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关羽生前在统帅榜上最后的遭遇带给他们的痛楚。
想起他独自面对魏吴的强大阵线,遥遥千里,只留下无尽的悲壮。
“大哥,三弟,你们放心吧。”
关羽轻声安慰道,“那样的事不会再发生。”
关羽怎能不明白刘备和张飞心中的忧虑?虽然现在的他还远没有像樊城之战时那样骄傲,但从排名上看,他在千军万马中斩杀颜良的表现确实足以令他傲然。
但在回顾了统帅榜对自己的评价后,他深知若不改正目空一切的毛病,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隐患。
“幸好我们三兄弟能够预知未来的走势”
,刘备长长叹了口气,眼里有几分落寞,但也饱含希望。
他知道,提前得知历史脉络虽无法完全改变敌方阵营曹操、孙策等人旗下强将林立的现实,但这为他们争取到了宝贵的准备时间。
当对关羽的总结完成后,巅峰统帅榜只剩下前三名的悬念。
无论是曹魏、蜀汉还是东吴等各方势力此刻都在翘首以待,猜测着谁会登顶这最后的关键席位。
随着霞光满盈天空的一刻:
【巅峰统帅排行榜前三名由魏、蜀、吴三方势力各取一席】
【三国除已登上统帅榜者外仍有其他杰出领袖尚未出生】
【此间另有三位引人无限感慨的人物,被称为‘三国绝响’】
诸侯皆沉默不语。
他们明白从东汉末年的动荡直到晋朝统一期间跨越近百年的漫长岁月中充满了不断的争斗。
而现在这个榜单试图传达的信息显然超越了一场单纯的荣誉评比——它似乎要揭示更深层次的启示。
紧接着,一条醒目的文字缓缓出现在空中:
【在公布巅峰统帅前三名之前,将特别介绍被称为“三国绝响”
的三位人物!】
这一刻充满了未知和震撼,所有人都怀着复杂的心情等待着 ** 的大白于天下。
最后的绝响,未能达成的心愿,最后的忠勇之士 —— 魏、蜀、吴三国各有其一!
我们即将回顾蜀汉势力的“最终篇章”
。
蜀汉之绝响:姜维
注:此榜单总共只有三个人物,分别代表魏、蜀、吴三国。
其中,蜀汉的是姜维,其余两位大家可以猜一猜是谁。
此外,在“魏蜀吴最后的绝响”
盘点完毕之后,将公布巅峰统帅榜的前三名。
姜维,字伯约,生于建安七年(202年),来自天水郡冀城。
姜维家族在当时属于中等家世,虽不富贵但也不算贫困。
由于家境允许,他得以研读大量的兵法和战术典籍,自幼打下坚实的基础。
姜维的父亲姜冏曾在冀城任功曹。
因凉州地理位置偏僻,姜冏的能力无法得到更好的发挥。
但当马超袭击冀城时,姜冏义无反顾地保护百姓撤离,最终牺牲于马超手中。
年仅十二岁的姜维跟随杨阜等人投奔夏侯渊。
不久后,夏侯渊击败马超,驱逐了这个被民众视为“凉州公敌”
的威胁。
姜维与其母亲得以返回冀城,然而,姜家在此次动荡中损失惨重,几近衰落。
年少的姜维继承了父亲的官职,并肩负起振兴家族的责任。
经过刻苦努力,姜维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天水地区颇具声望的人才。
二十四五岁时,他担任了天水郡的参军。
不过,由于他在朝廷内没有背景支持,仕途晋升之路非常艰难。
大魏朝注重资历和人脉,加之凉州地处边远,进一步限制了他的发展机会。
尽管如此,姜维并未放弃理想。
直至二十五岁那年的转折点来临!
那是曹魏太和二年(228年),同时也是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北伐,战略目标之一竟是凉州!突如其来的攻势使得各地守备措手不及。
就在这一关键时刻,时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