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中秋佳节(第1/2 页)
阴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农场全体休假。
这是个传统佳节,传说起源于上古时代,汉代开始普及,唐代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宋代正式定为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佳节。
中秋佳节的习俗,包括祭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此外,还有燃灯,看花灯,吃芋头,食藕盒子等习俗。
中秋节的核心内涵是团圆,古人认为月亮的圆满,象征着人间的团圆,寄托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文人墨客通过诗词表达对中秋的赞美和思念之情,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昨晚加班拉砖,坤龙就和大家商量好,利用这个放假日,痛痛快快干他一天,减少晚上的加班劳累。
毕竟夜里干活有诸多不便,老天不会额外照顾你,天天晚上在天空中挂着圆灯笼照耀着。
而且老天有时也和小孩子似的,经常会甩小孩脾气,不是黑蒙蒙的让你伸手不见五指,就是哭着甩下烦人的眼泪。更有甚者,泪水会倾盘磅礴,让你无法适应。
而白天的功效显然不同,利用这个中秋佳节,可以多拉很多砖块,减少夜晚的加班。
再说,男男女女,干活在一块,心情愉悦,干活也不觉的累,有说有笑,权当休息。
他们一对对,一双双,在这火热的劳动中,撞起激烈的爱情火花,燃烧着火红的激情岁月,留下永不磨灭的爱情记忆。
今天,天公很作美,太阳也许感到了疲倦,躲进云层里,也许它也想过中秋节,需要休息。
不冷不热,不阴不阳,给人很舒适,很爽快。
熊凯今天很露脸,他竟然利用自己特殊的工作关系,借来了一部手扶拖拉机。虽然人家只答应一个下午,那也可谓是锦上添花。
有了这家伙,其它的工具都成了废物,大家只要侍候好他就够了。
一起装车,一起卸车,熊凯当着机手,后面跟着七个生龙活虎的青年男女;为了多装快跑,他们没有一个愿意爬上车享福,而且选择了跟着车后练长跑。
黑幕终于笼罩了大地,在建筑工地上,就多起一堆长长的砖垛,清点了数字,一万多,不知能抵上多少个晚上。
坤龙大声道:“熊凯,你立大功了。”
熊凯满脸的喜悦,小眼睛神气地望着春香,露出骄傲的笑容。
春香也对视了他的目光,这才发现,熊凯好似比以前不一样,形象似乎好看了许多,“屎瓜子”的影象怎么不见了。
这就是应了那句话,相处久了,感情就随之来了。熟能生知,知能生情。
坤龙和明霞也相视笑了,那是一种卸下千斤重担似的舒心,愉悦,幸福的笑。不可坦露,不可言表。
坤龙微笑着走向熊凯,伸手向他胳膊深情地拍了一下:“大舅哥赏你一掌。”
盛华道:“你还不谢谢大舅哥。”王建道:“”还有我呢!我也是春香的兄长呀,要一并谢哟。”
熊凯抱拳作揖,嘴里不停地“谢谢……谢谢,谢谢各位兄长。”
春香满面春风,羞涩地躲在了明霞的身后。
坤龙邀请:“晚上一起来我家过中秋节,吃月饼,赏月,我们要尽情洒脱一下。”
“好嘞。”大家异口同声回答。
晚饭后,坤龙交代母亲烧好茶水,准备好月饼花生,瓜子。
母亲听说有这么多年轻人要来家过中秋,兴奋的仿佛年轻了十岁,手足麻利地准备了起来。
中秋的月特别的圆,特别的亮,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雪白亮眼。那轮缓缓移动的秋月,又似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光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远处虫鸣悦耳,近处桂花飘香。
庭院中刚摆好桌椅板凳,他们都欢快地到了。
母亲忙碌着,又是递茶,又是送花生,瓜子。年轻人也不见外,亲热地向着杨母打招呼。成双成对将位子坐下。
“今晚的月亮真圆。”王盛华醉惺惺忍不住赞叹道!盛华晚上必定要喝酒,何况今天是中秋佳节。
熊凯接话茬说:“太漂亮了。”
王建脸红似关公,显然也喝了酒,他左右摇晃着脑袋,又似在低头沉思。坤龙一眼就看出他的心事,“王建,要不来吟诗一首。”
王建摸了摸后脑勺,瞄了一眼身旁的碧连,豪爽地说:“我朗诵一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吧。”
“好,”噼里啪啦大家热情地鼓起掌。
王建干咳了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