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养气之法(第1/2 页)
从源京到江南,水路迢迢,需得十日方能抵达。
一路上叶尘每日和苏瑾瑜探讨儒家经典。
叶尘虽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恶补了诸多儒家典籍,但在苏瑾瑜这位自幼沐浴在文豪家族氛围中的才女面前,他的学识仍显得浅薄。
苏瑾瑜的见解独到而纯粹,没有半点世俗的尘埃,她对学问的追求与热爱,让叶尘深感敬佩。
与那些满心算计之人不同,苏瑾瑜的纯真与执着如同一股清流,洗涤着叶尘的心灵。
尽管苏瑾瑜对于武道修炼一无所知,但她在文学上的造诣与见解,却为叶尘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他们讨论仁义之道,探讨民本思想,更不时涉及《诗词》的韵律之美,每一次对话都让叶尘收获颇丰,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滋养。
时光如梭,转眼七日已过,官船驶入云梦省,这里是柳家的势力范围,水域间隐约可见柳家商船与护卫的踪迹。
随着旅途的深入,叶尘与苏瑾瑜之间的关系也愈发深厚,两人仿佛有说不尽的话题,无论是学问上的探讨,还是生活琐事的分享,都让他们觉得彼此是难得的知音,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叶尘心中始终保持着对苏瑾瑜女扮男装秘密的尊重,并没有拆穿。
甲板上,两人相对而坐,小翠在一旁细心地为他们准备了各式各样的零食,然后狠狠地剜了叶尘一眼,很是不满。
望着苏瑾瑜那不拘小节、洒脱自在的模样,叶尘心中不禁想到那个放浪形骸的李白,心中暗道:“可惜是个女子,若是个男儿身,我定要与她结为兄弟。”
这七日之间,叶尘的收获颇丰。
除了每日在房间中勤修吐纳之术,他还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每当与苏瑾瑜深入探讨儒家经典之时,他胸中的浩然正气便仿佛得到了滋养,愈发精纯。
这也正是他即便面对小翠那几乎能杀人的目光,也仍旧坚持要与苏瑾瑜探讨学问的原因所在。
一日,阳光正好,两人再次坐在甲板上,叶尘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向苏瑾瑜问道:“苏兄,常言道儒家能养浩然正气,不知你们苏家对此有何独到之处?”
苏瑾瑜闻言,微微颔首,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缓缓开口:“各流派养气之法虽有不同,但究其根本,却都是相通的。叶兄若是有心学习,我自是愿意倾囊相授。”
小翠一听这话,顿时急了,连忙上前阻止:“公子,这怎么能行呢……”
极为不满,目光更是频频投向叶尘,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了一般。
苏瑾瑜轻轻摆了摆手,打断了小翠的话:“无妨,圣人之道,讲究的是有教无类。我虽不能做到圣人那样,但遇到知己,又怎能吝啬于传授呢?”
“公子……”小翠大急。
“好了,你去给我们温壶酒来。”小翠还想再争辩,却被苏瑾瑜瞪了一眼,只好愤愤地闭上了嘴,转身离去。
临走时,她还不忘狠狠地瞪了叶尘一眼,仿佛要将他的模样刻入心底,日后好找他算账。
叶尘见状,不禁尴尬地笑了笑:“苏兄,若是为难的话,就算了。”
苏瑾瑜轻轻摇头,眼中满是真诚:“叶兄言重了,你我既是知己,又何必如此见外呢?”
“那就多谢苏兄了!”叶尘行了一个标准的士子礼。
苏瑾瑜轻轻一笑,继续说道:“叶兄有所不知,儒家养浩然正气,重在心性修养与实践磨砺。我们苏家,世代秉承‘知行合一’之理念,认为仅仅研读经典而不付诸实践,正气难以真正养成。因此,家中长辈常教导我们,需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义,无论是对家人、朋友,还是对待陌生人,都应怀有一颗仁爱之心。”
“此外,”苏瑾瑜顿了顿,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们还强调‘慎独’二字。即便无人监督,亦要坚守内心的道义,不为外物所动。叶兄,你可知,这浩然正气,其实是一种内心的力量,它源自对真理的坚持,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当你真正做到了这些,正气自然会充盈于胸,使你在面对诱惑或困境时,都能保持清醒与坚定。”
叶尘听得入神,心中不禁生出无限感慨:“原来如此,难怪每次与苏兄交谈,都能感受到一股清正之气,让人心旷神怡。苏兄所言,正是我辈应当时刻铭记于心的道理。”
这时,小翠捧着温热的酒壶走来,虽然脸上仍带着几分不满,但动作却已柔和了许多。她将酒壶轻轻放在桌上,低声说道:“公子,酒已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