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年的生活(第1/2 页)
三人聊着聊着天,时间就过得飞快。
“哎哟,聊着聊着就忘了做饭了。”
母亲抬头望了眼挂钟,挂钟上的时针已经指向了下午六点。
晚饭就是把中午的剩菜热一下,倒也简单。当然米饭要重新焖。
饭菜端上桌的时候,老娘又发话了。
“宁宁,去把广播打开,该听新闻了。”
季宇宁抬头看了看挂钟,马上就要到下午六点半了。
他拧开桌上的广播匣子。
收音机里刚好传来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的声音。
华夏人民广播电台每晚六点半有一个节目,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
这个时候每天的国内的重大新闻,首先是通过晚间六点半的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发布出来的。
这是一个所有的华夏人都记忆深刻的重要时间段。这个时间安排,直到明年央视的新闻联播开播后,每天重要新闻的首先发布时间,才改到新闻联播的晚间七点钟。
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在晚上八点还要重播一次,半小时的节目结束后,已经八点半,然后有线广播电台的节目就向听众告别了,这样,由华夏人民广播电台确定的普通的华夏人的夜间生活,基本在每晚八点半就结束了。
这意味着大多数的华夏人开始熄灯睡觉了。
这也是前一段季宇宁在乡下时的生活安排,他们通过生产队广播喇叭在每晚八点半听完新闻,听完最后的结束音乐国际歌,也就得去睡觉了。
今天的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有一个消息让饭桌上的三个人都打起了精神。
今天,也就是77年7月21日,在京城召开的重要的会议上,恢复了那位老人家的各项领导职务。
看着父母眼中传来的兴奋的目光,有着前世记忆的季宇宁当然知道这个消息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未来华夏将真正走上一条正常和正确的路。
季宇宁不禁想到,原来自己回到京城的这个日子,还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历史时刻。
听完广播,老娘关了收音机,又拧开了旁边的电视机。
这是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从母亲的口中得知,这台电视机的价格是420块,这年头420块是妥妥的一笔巨款了。
这个年代,国内的彩色电视机还没有形成生产线,一般人家就是黑白电视机,只有很少数的人家才有从国外带回来的彩色电视机。
“这个新闻节目是这个月才改名叫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上个月这个节目还叫电视新闻。”
1976年7月1日,根据全国省级电视台共同协商的意见,京城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向全国10多个省、直辖市电视台传送信号,该节目成为新闻联播的雏形。
前世新闻联播这个节目名称是在明年5月1日,京城电视台正式改名央视后才出现的。
听着老娘的话外音,季宇宁看向电视荧屏。
片头是黑白的,没有片头音乐和字幕。也没有出镜的播音员。
前世新闻联播中第一位出镜播音员是在明年的12月出现的,就是央视的那位赵老师。
三个人认真的看着电视中出现的那位老人的画面。
季宇宁不知道此刻他父母的心里的感受,但是他觉得,他回到京城的日子是一个好时候,也就是人们思想和生活上的禁锢,很快就会慢慢取消了。
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只有20分钟。
之后是一些科教片,还有纪录片。
老娘说有的时候会有现代京剧,还有一些音乐集锦节目什么的。
打开另外一个台,这年头京城电视台有两套节目,另外一个台是讲座。
现在电视台还没有电视连续剧这个概念。
季宇宁就不想再看了。
晚上季宇宁坐在房间里,他自己的房间里,望着窗外零星的灯火。
他发了好一阵呆。
这就是1977年的生活。
不穿越回来,根本就没有办法体会到这个年代的单调和无味。
第二天一早,季宇宁醒来的时候,父母已经上班去了,这年头上班的时间是早上八点。
今天是星期五,昨天父母是专门为了他回家请了一天假。
季宇宁起床后,看到他的书桌上摞着厚厚的一摞书,这是他老爹昨晚上给他找出来的书。
上面还放着20块钱和一些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