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3)(第1/3 页)
萧瑀(575 年~648 年),字时文,出身于南梁皇室。他是梁武帝萧衍之后,昭明太子萧统的曾孙、南朝梁明帝萧岿第七子、梁靖帝萧琮异母弟、萧皇后弟弟。其生平经历如下:
1. 隋朝时期:
萧瑀自幼善于学习和书写,学问出众。因姐姐是隋朝晋王杨广的妃子,他跟随姐姐进入长安,并以皇后之弟的缘故,被隋炀帝委以机要事务,官至内史侍郎(即中书侍郎)。
大业十一年(615 年),隋炀帝巡行北部边塞被突厥始毕可汗围困于雁门关,萧瑀劝谏隋炀帝赦免高丽以解雁门之围。解围后,隋炀帝懊悔听取萧瑀公开宣布赦免高丽的建议,将他贬为河池太守。
2. 唐朝时期:
唐高祖李渊攻入长安后,萧瑀以河池郡归顺唐朝,深受唐高祖宠信。618 年,李渊即皇帝位,萧瑀为内史令,成为李渊建唐后最早任命的五位宰相之一。
626 年,李唐诸皇子间明争暗斗,萧瑀不顾个人得失,力劝立贤,坚决支持李世民继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后,萧瑀因处事严厉刻板、刚直不阿、屡次逆忤圣意等,经历了五次拜相,五次被罢相。例如,曾因与陈叔达在朝堂上愤怒地争论、弹劾李靖不当等事被罢相。
3. 个人成就与荣誉:
萧瑀曾以历史上分封子弟贵戚为藩屏的得失,建议太宗分封子弟为王,被太宗采纳。
贞观十七年(643 年),萧瑀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九位。
4. 个人特点:萧瑀为人刚正不阿,不贪财好利。他归唐之后,李渊将田宅归还给他,他全部分给宗族,自己只留下宗庙一座,以作祭祀。
5. 后世评价:唐太宗李世民称赞他“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后世也多认为他是一位忠诚正直的大臣。
648 年,萧瑀因其姐姐萧皇后去世受到沉重打击,再加上当时又身染重病,被李世民召往玉华宫后不久便去世,时年 74 岁,卒赠司空、荆州都督,谥曰贞褊公。
段志玄(公元598年~642年),本名段雄,字志玄,今山东邹平市人。他是唐朝名将、开国功臣,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名第十。以下是他的一些主要经历:
1. 早年从征与追随李渊:
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隋炀帝远征高句丽,十四岁的段志玄应募从征。后来,他随父亲段偃师客居太原,并得到李世民的赏识。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唐高祖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段志玄招募兵士千余人,被授为右领大都督府军头,并担任先锋。他参与夺取霍邑、绛郡,攻打永丰仓等战役,累功至左光禄大夫。之后,他随刘文静到潼关抵御屈突通,在刘文静被桑显和偷袭、军营溃散时,段志玄率领二十余骑冲阵,连杀数十人,身中流矢仍三次冲入敌阵,最终唐军军心大振,击败敌军,后又追擒屈突通,因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
2. 屡建功勋与平叛立功: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东征王世充,段志玄在作战时马倒被擒,敌军两将抓着他的发髻要将他带走,在渡洛水时,段志玄纵身跳起,将二人拉坠马下,夺得马匹驰归,数百人在后面追赶但都不敢逼近。王世充、窦建德相继被平定后,段志玄因功升任秦王府右二护军。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段志玄被任命为西海道行军总管,率领边军与契苾、党项等部落兵马征讨吐谷浑,击破吐谷浑后率军追击八百余里,到距离青海湖三十余里时,吐谷浑驱赶着牧马逃走。
3. 参与玄武门之变:
太子李建成欲谋害李世民,以重金贿赂段志玄,企图诱其归顺,但段志玄拒不接受,并将此事告知李世民。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他与尉迟敬德等人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李建成、李元吉,助李世民成为大唐太子。李世民即位后,段志玄迁任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
4. 晚年及身后荣誉: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唐太宗封功臣为世袭刺史,段志玄为金州刺史,改封褒国公;贞观十二年,升任右卫大将军;贞观十四年,又加镇军大将军。
贞观十六年,段志玄患病,唐太宗前往探视,并打算封其子为五品官,段志玄请求将官职封给弟弟段志感,唐太宗遂封段志感为左卫郎将。不久,段志玄病逝,终年四十五岁,赠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谥号庄肃(也作忠壮),并陪葬昭陵。
段志玄为人正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