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嬷嬷借机讲旗务(第1/2 页)
姚佳嬷嬷为了更好的辅佐栀瑶,先前也下了一番功夫。
她对于六宫嫔妃的母家情况如数家珍:“娴妃之父讷尔布当年的官位虽然不高,只是四品罢了,但其父的佐领是世袭的,只要不发生天大的变故,就可以一直传承下去。这种世职佐领,与公中佐领完全不同。如今已经从娴妃之父的手里传到了娴妃的兄长手里,以后应该会传给娴妃的侄子。”
栀瑶心生好奇:“两种佐领具体不同在何处?”
“公中佐领只是普通官职,不能父传子,子传孙,下辖的旗人也只是暂时听其命令罢了。对于普通的旗人来说,公中佐领只是寻常上司。世职佐领则相当于是一个爵位,可以代代相传,虽然只能下辖一个拥有三百名旗人的牛录,但是这些旗人将来不论成就多高,只要没被抬旗,按照咱们八旗的制度,都得认他们家族当主子,皆是属于他们辉发那拉一族的势力!属于典型的位低权高。”
姚佳嬷嬷仔细地介绍了一番八旗的制度:“按照规矩,正常情况下,只有镇国公以上的高等宗室才能直接获得世袭的牛录。异姓功臣想要获得世袭的牛录,祖先必须得上战场流血!娴妃的家族若是往大了说,属于开国功臣的一列。”
栀瑶又问:“何为牛录?”
姚佳嬷嬷答道:“牛录,乃是咱们大清的一种军事单位。”
栀瑶的疑惑更多:“何为佐领?”
姚佳嬷嬷不厌其烦地为栀瑶解释:“佐领,乃是统领牛录之人。”
栀瑶兴致盎然:“给本宫具体讲一讲吧!”
姚佳嬷嬷眼见栀瑶如此好学,心中十分欣慰:“娘娘可知,八旗为何叫八旗?”
栀瑶知道一点,但是不多:“为何?”
姚佳嬷嬷讲道:“八旗在最初属于八个大营,因为所举的旗帜颜色不同,就分为了八旗。”
栀瑶如实开口:“这些,本宫晓得。”
姚佳嬷嬷讲得非常基础:“八旗刚刚建立之时,地位最高的是旗主,掌握实权,下面就是参领和佐领。”
栀瑶也是做过一点功课的:“其中旗主直接统领一旗,参领统领甲喇,佐领统领牛录,对吗?”
姚佳嬷嬷点头:“娘娘说得不差。”
她接着道:“咱们八旗要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只有一位总旗主,此人便是皇上。他直接统领上三旗。您出身的正白旗,也是上三旗之一,想必您也清楚这些。”
栀瑶颔首:“不错。”
姚佳嬷嬷继而道:“下五旗则是每旗都有一个旗主,乃是由大清初年册封的那几个铁帽子亲王之中的五位世袭罔替。”
栀瑶再问:“一个牛录是多少人?一个甲喇是多少人?”
姚佳嬷嬷对答如流:“原定,一牛录是三百人,一甲喇是五个牛录,也就是一千五百人。而一个大旗主最开始则是统领五个甲喇,也就是二十五个牛录,一共是七千五百人。”
这只是最开始的规格,但是随着清朝旗人兵丁越来越多,牛录是在不停扩张的。
到了清朝末期,平均每一旗至少有八十个牛录,比清朝刚开始的时候翻了三四倍。
“后来大清入关,占据了中原天下,旗主的权力太大了,从世祖顺治爷开始,就一直在想办法再分割旗主的权力。”
姚佳嬷嬷虽是宫女,但是一直耳濡目染,对于前朝的制度也非常了解:“先是出现了都统和副都统这两个职位,都统分为汉军都统、满军都统和蒙军都统,其中正的各一个,副的各两个。也就是说,一旗之中至少可以拥有三个都统和六个副都统,地位的参领之上,也是可以直接统领五个甲喇。理论上讲,都统的权势之大直逼旗主。世祖顺治爷的本意是为了让他们直接架空旗主,但是各旗的旗主积威已久,所以效果不是特别的好。”
栀瑶听得津津有味:“而后呢?”
姚佳嬷嬷一脸崇敬:“直到圣祖康熙爷亲政,他让成年皇子加入下五旗成为小旗主,从那些大旗主手中分出许多牛录,让统领这些牛录的佐领听命于成年皇子。比如年羹尧,就是因为先帝爷还是皇阿哥的时候曾经当过镶白旗的小旗主,他当时没有被抬旗,全家都是镶白旗的正身旗人,他才投到了先帝爷麾下。”
她说到这里,不禁停顿了一下。
姚佳嬷嬷似乎是在心里感慨各个大旗主的威势不复从前:“这一下子,才算是打到了那些大旗主的命脉,随着成年的皇子越来越多,佐领被一批一批的分割,下五旗的大旗主直接失去了从前的权力,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