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振振公族(第5/6 页)
马向远方缓缓前进,王洵则在他们身后相送。
途中,安仕黎想起了在王府时没怎么遇到霖川王氏的其它成员,便询问王洵道:
“王大人,似乎您这霖川王氏的祖地有些过于冷清了,除了杂役,在下还真没见到其它霖川王氏的成员。”
王洵笑了笑。
“大树底下才好乘凉嘛!科举替代察举后,霖川王氏毕竟比不上当年了。我弟王沧现在在京中为官,有志向的王氏子弟大多赴京投奔他去了,连我那几个犬子现在也去了京城,还留在霖川王氏本家的,基本都是像老夫这样的老弱病残。”
“这样啊……”
安仕黎从中感受到一丝落寞。霖川王氏这样的大族,虽然不是太祖或者靖武帝时期就留下来世袭军功贵族,可也是底蕴深厚的名门望族,没想到霖川王氏本家竟呈现出这样一副日薄西山之态,实在是令人唏嘘。不过,这也说明时代浪潮是滚滚向前的,人们的地位本就应由自身争取而不是先天的宗族、血脉所赋予,由出身决定命运的时代,似乎正在逐渐远去,这对安仕黎还有无数像安仕黎这样的人而言,自然是一件好事。
不过不论如何,安仕黎眼前的王洵展现出了真正的名士气魄,以他为首脑的霖川王氏,是名副其实的振振公族,而王洵本人,更是母庸质疑的振振公子。他用的行动诠释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宁可让自己少吃一口饭,也要拯救本与他无关的一家。如果这世上能有更多像王洵这样的……
不!安仕黎明确地想到。不要期待,要去战斗,光将希望寄托于别人身上终究没有意义,唯有靠自己,才能创造出自己理想中的世界。他,还要更加努力才行!
走着走着,王洵忽然对安仕黎说道:
“对了,仕黎啊!我跟你讲个故事吧!”
“哦?好…好啊!”
安仕黎想都没想都答应了下来。
王洵顿了顿,眼里流露出了感慨,随即讲述道:
“我早年有一个朋友,这位故友呢,算是一个濒临衰败的世家子弟,与我可谓是志同道合的好伙伴,我那时的理想是使大昭家家户户都能殷实富足,而他的理想则是建立一个公平的时代,惩处一切不法,还天下一个天朗水清,我们可谓是殊途同归。我们曾经在一个屋檐下念书,在同一道道路上赶路,甚至还参加了同一场科举。哈哈哈……那时他管我叫哥,我管他叫弟。那场考试里,我得了状元,他得了探花,很快我们就被派去了不同的地方为官,临别之际,我们互相约定好要成为一员好官,庇佑一方百姓,等来日再到朝堂上相会、共事。
那时,一切都还在按理想的进行着,我们在各地为官,而且都干出了些还不错的成绩。我以在我的治所振兴生产、致民富足而闻名于朝,而他则以在他的治所铁面无私、整治贪污而称颂于世。我们几乎在同一年回朝,并在朝中任职,为我们共同的理想而拼搏着。只是……唉!奸佞当朝,使正道不存。严万忠一党败法乱纪、败坏朝纲,纵容小人,为祸社稷,使朝中心怀正义之人无不愤慨。我和他都试图讨伐那些奸佞,无奈他们受皇权所庇,我们的努力非但无效,反倒让他们得逞迫害。那时我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名士,所以最后也只落得了外放地方,甚至没过多久就被召回了朝。而他,严万忠一党最恨的就是他,他从始至终都在顽强抗争着。最后,他遭严万忠一党陷害,投入诏狱,迫害至死。
我与这位老友相知相识多年,等他被害时,我还在流落地方,就连他的尸骨也未曾见到一面,至今我也不知他归葬何方。”
王洵的脸上透着深沉的忧伤,这是他在向安仕黎等人讲述妻子离世时都不曾有的浓浓忧伤,令安仕黎与卫广都不禁动容。尤其是卫广,与老友相伴相知多年,结果到最后,却要眼睁睁看着老友的遗骸凄凉地掩埋在荒凉废墟之中,甚至连个能按时来祭奠的人都没有,王洵的这份悲凉,卫广一样感同身受。
对于安仕黎,他心中更多的则是因仁人志士惨遭迫害的扼腕叹息。
王洵突然以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安仕黎,再一次开口道:
“你知道我的老友叫什么吗?”
安仕黎疑惑地摇了摇头。
“他的名字,叫安守正。”
安守正?安仕黎觉得这似乎是个熟悉的名字,他想了想,忽然就想起了什么,对王洵说道:
“安守正?仕黎有所耳闻,听说他是一位刚正不阿的大臣,可惜竟为奸佞所害!可叹!但仕黎还是首次听说原来这位安大人与您是至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