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穿越之助禹建夏》(第4/5 页)
才能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共同推动事业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代治水的历史故事:
一、孙叔敖主持修建芍陂
孙叔敖是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当时,淮河流域水灾频发,孙叔敖主持修建了芍陂(今安徽寿县安丰塘)。他组织民众利用当地地形,在淠河与芍陂之间修建水门,根据水量变化控制水门启闭,引淠河水灌溉农田,使得周围的大片农田得到有效灌溉,既减少了水患,又促进了农业生产。芍陂历经两千多年,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二、西门豹治邺
战国时期,魏文侯任命西门豹为邺县令。邺县境内漳河泛滥,巫婆和地方官员勾结,以给河神娶媳妇为由搜刮民财。西门豹到任后,首先破除了这一迷信陋习。接着,他带领民众勘察地形,组织修建了引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改良了大片盐碱地,使邺县成为魏国的重要粮仓。
三、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
秦昭王时期,李冰父子奉命治理蜀地水患。他们充分考察了岷江的地形和水势,巧妙地利用当地的地形地貌,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组成,通过无坝引水的方式,实现了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灌溉等功能,既消除了岷江的水患,又灌溉了成都平原的大片农田,使蜀地成为“天府之国”。
四、王景治理黄河
东汉时期,黄河决口,泛滥成灾。汉明帝任命王景负责治理黄河。王景带领数十万民工,对黄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他采取“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策略,修建了坚固的黄河大堤,并利用黄河水流的自然力量冲刷河道中的泥沙,使黄河河道得到稳定。这次治理后,黄河在较长时间内没有发生大的改道,为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了条件。
王景治理黄河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
- 全面勘察与规划:王景亲自对黄河及周边水系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充分了解地形、水势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系统的治理方案。
- 筑堤束水:
- 修建黄河大堤:修筑了自荥阳至千乘入海口千余里的大堤,这是治理黄河的重要基础工程。通过坚固的大堤,约束黄河水流,防止其随意泛滥,改变了以往黄河频繁决口、改道的局面。
- 采用双重堤坝:王景创新地修筑了双重堤坝。内堤用于正常引导黄河水流,当黄河水量暴涨时,将水从内堤的上游水门放出,经过外堤的阻挡,再从下游的水门回流到黄河中,这样可以把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堵截在内外堤之间,既加固了堤坝,使其更加牢固,又延缓了泥沙堆积抬高河床的速度,对“地上河”的情况有一定缓解作用。
- 治理汴渠:
- 整治引黄入汴口:汴渠是黄河的重要支流,也是水利灌溉和水运的关键通道。王景对引黄入汴口进行了重点整治,确保黄河水能够顺畅地引入汴渠,同时也能有效控制水量,防止汴渠因水量过大而受损。
- 建设水门:在汴渠渠堤上“十里立一水门”。水门的设置可以有效地控制引水量,避免出现丰水时多引、枯水时引不到水的情况,保证了汴渠水量的稳定,有利于农田灌溉和水上运输。关于水门的具体设置方式,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在黄河河岸上每隔十里立一水门;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在汴渠上每隔十里立一水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在汴渠引黄的口门处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门,目前第三种观点较为被大家认可。水门的设置能够适应黄河的溜势变化,保证正常引水,并且在黄河水涨时,可让含泥浊水流入汴渠,汴渠水涨后又可由水门流入黄河、汴渠二堤之间,使所含泥沙沉淀于其中,水落时,沉淀过后的清水再由水门注入汴渠,这样一来汴渠之水不会过高而危害堤岸,汴渠渠底部也因清水注入不至于淤积,而且河、汴之间地势也因淤泥不断堆积而日益增高。
- 其他工程措施:包括开凿山陵、清除河道中的礁石、裁弯取直、筑堤防险、疏浚淤塞河段等一系列工作,这些措施改善了汴渠的水流条件,提高了其通水和行洪能力。
- 植树固堤:王景还在黄河两岸种植了大量的树木,这一举措有利于巩固堤岸,防止水土流失,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防风固沙作用,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
王景治理黄河的措施是综合性的,他充分考虑了黄河的水情、地形以及周边水利设施的相互关系,通过这些措施的协同作用,有效地治理了黄河水患,使黄河下游河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