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5章 两路大军巧会师(第1/2 页)
张顺的喊问紧逼,确实让正沙雁不寒而栗。
所谓的圣意还真是无法解释,又是不敢实话实说的事实。虽然在姬妃的后宫里,有许许多多的文臣武将知道圣意代表着谁,又是何人所为,可是,在这样的事态面前,姬妃的名讳似乎更不敢提说。如果当初大王扶着了姬妃成为王后,理所当然地可以名正言顺,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守城将士绝对不会相信突然中的圣意转移。
正沙雁又一次哑口无言了。
立身在一旁的姬妃,终于无法安定神闲了,也无法再次沉默不语了,如若继续这般下去,不仅脸面无存,日后的尊势也是荡然无存。
“张将军,你就直接提出条件吧!有些事情并不适合在此刻此地说出来,毕竟这是牵扯着国势的重大之举。”
姬妃不急不恼地轻声说着,脸上一阵青色涌动,一阵苍色浮现,但就是显得不惊不恐。
她心里清楚,张顺带头的起兵哗变,绝对是南楼月提前准备的结果,也清楚接下来的事情,一定是和谈的结局,但绝对不是真心造反的结果。当然,她也明白,造反的最终结果,依然是保住南楼月不被杀,除此之外没任何要求。
张顺听完姬妃的回话之后,立即翻身下马,身后的所有将士不约而同地落马跪地。这样的举动,也是南楼月提前的交代,绝对不能与姬妃有直接的冲突,更不能失去礼数。
“回禀娘娘,末将等人就一个请求,看在我等浴血奋战的退敌战功上,释放南将军,并尽快拥立新主继位。”
跪在地上的张顺,勾着头沉声回应着姬妃的问话。
此刻的姬妃因为早就想到了会是眼下的结果,听完张顺的回话,并没有惊诧的神情,依然是非常孤冷的紧盯凝神。
但是,拥立新主继位的提议,竟然让姬妃不由自主地在心里暗自惊惧了一下,只是控制着并没有写在脸上。
“南将军本来就无罪,何来的释放一说?只是因为退敌未曾解释清楚,有待进一步候审。至于拥立新主继位,我倒是想听听张将军的建议,究竟要拥立谁为王位的继承者。”
姬妃心里清楚,张顺既然能说出这样的话,就一定在心里有了合适的人选,而且与南楼月早有过商议,否则不可能在此刻提出来胁迫。
“回禀娘娘,拥立新主继承王位,那是重臣们商议的事情,末将并无权建议。如果娘娘真心想稳定军情,为帝国着想的话,就请娘娘与南将军商议,末将等人即可退避,绝不敢窥探国情。”
张顺也开始了心里的盘算,如果按照南楼月提前的交代,就在此时此地当着众位将官的面,说出长风信的名号,势必会留下早有预谋的把柄,于其那样还不如临时改变想法。
姬妃转眼时,眉梢轻轻地挑了一下,眼神变得柔和了许多。
其实,从第一次与南楼月合谋迎接长风信秘密进入帝宫,姬妃的心思就有了改变,决定保护长风信成为大王的继承人。可是,正沙雁的极力反对,还有其它文臣武将的怂恿,尤其是大王晏驾之后的一次会面,才下定了决心要另立新主。可是,此刻的张顺言辞,已经挑明了要听从南楼月的建议,而长风信成为王位继承人,似乎就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实,因为谁也无法拿南楼月来威逼。
她思想了好久之后,本来还想跟正沙雁商议一番,但是,从眼角的余光中,已经明白了正沙雁反对的神情,让她失去了商议的信心。
“张将军为什么不明说?难道还有其它的隐情。”
忧声试探着,姬妃想从张顺的嘴里,掏出南楼月的想法,在接下来的和谈中有的放矢。
张顺始终保持不变的鞠仪姿势,半勾着的头,绝对没有抬起的丝毫举动,但神情的聚变还是滑出了脸庞。
此刻,他最不敢开口的就是拥立谁成为大王的继承者,更不能直言不讳地提出长风信的名讳。在守城的那些时日,长风信出现在南门时,许多将士已经认出了六年前的那个被赶出帝宫的储王,如果当中挑明,那些对自己有着敌意的将帅,一定会用早有勾结的话语传开,如此一来,对长风信拥立王位并无益处,也许还会流传出伤风败俗的风言风语而错失大王的声誉。想到这些的时候,他更加地坚定了推辞的心理,绝对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说出拥立长风信的建议。
“启禀娘娘,末将只适合征战疆场,并无能考虑帝国的将来,请娘娘恕罪。”
简单的回话,张顺就是一字未吐,也不可能说一点关于长风信的口风,当然也不可能清楚地提及王位继承人选。如此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