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 > 第280章 同名同姓之人

第280章 同名同姓之人(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穿越隋末,系统降临人在古代,随身有座现代都市史上最强驸马爷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皇后的贴身侍卫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断亲,娶娄晓娥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诸天穿越,从慕容复开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

朝鲜的事情商议完,兵部尚书梁梦龙奏报。

“皇上,贵州巡抚叶梦熊上奏,播州土司杨应龙多有不法,请求勘问杨应龙。”

朱翊钧问道:“勘问,是让杨应龙去贵州贵阳府接受勘问,还是让他去四川成都府接受勘问?”

明朝的贵州,很穷,还有大大小小很多土司。

播州,在西南而言,相对是富庶之地。贵州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想把播州吞了,以弥补自身不足。

不仅是现任贵州巡抚叶梦熊这么想,他之前的那么些任贵州巡抚,也都是这么想的。

但四川方面不乐意。

播州在四川和贵州之间夹着,两边呢,对他都有影响。可播州土司,名义上是归四川管辖。

所以,播州土司杨应龙,在四川出钱出粮,甚至还会听调派兵,协助四川官府平定叛乱。

四川官府,当然是不愿意让贵州吞并播州。

播州土司杨应龙,之前就犯过事,他宠信妾室,听信其妾室谗言,杀害了他的妻子和岳母。其妻子的叔叔张时照便向朝廷密报,说杨应龙有谋反之意。

当时,朱翊钧忙着西北的局势,以及筹备朝鲜之役,继而兵发日本。

而且他也没有这么快就打算平定播州。平定播州,对于大明朝的实力来说,完全没问题。

但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必然会造成很大损失。这是朱翊钧不愿意看到的。

大明朝的内部战争,把损失降的越小越好。不仅仅是对于国家实力而言,对于百姓而言也是好事。

如果是外部战争,那怎么打就无所谓了,没有那么多顾忌。

就像万历朝鲜战争,反正战场不在大明朝,可以放开了打。

所以,朱翊钧如历史上那般,让四川、贵州两地官府,勘问杨应龙。

那杨应龙自然是去了偏向他的四川官府接受勘问,而没有去贵州。这让贵州官员很是不爽。

四川官府,自然是偏袒了自家的“充电宝”杨应龙,毕竟播州出钱出粮还出兵,四川官府是有好处的。

杨应龙的事情,自然而然的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这次,贵州巡抚叶梦熊上奏播州土司杨应龙有不法行径,直接原因,杨应龙本人确实不干净,确实有罪。根本原因,还是看上了播州的钱粮土地。

故,朱翊钧才有了这么一问,让杨应龙去四川接受勘问?还是让他去贵州接受勘问?

兵部尚书梁梦龙人精似的人物,当然明白皇帝的意思。

“回禀皇上,对于播州土司杨应龙,四川与贵州两地官员的态度,的确是截然不同。”

“贵州官员主张剿灭,四川官员主张招抚。尤其是四川巡按御史李化龙,力主招抚。”

历史上,播州之乱就是李化龙率兵平定的,怎么他又主张招抚了?

此李化龙,非彼李化龙。

明朝后期,也就是万历至崇祯这个时期,有三位李化龙。

第一位李化龙,是北直隶大名府开州长垣县人,万历二年的进士。

第二位李化龙,是山东济南府章丘县人,万历十一年的进士。

第三位李化龙,是山西辽州榆社县人,崇祯元年的进士。

前两位李化龙,都与播州土司杨应龙有关联。

头一位李化龙,才是历史上平定播州之乱的李化龙。

第二位李化龙,是主张招抚播州杨应龙的。

这二位,同名同姓,但不是一个人。

明朝同名同姓的人,还不止这一个例子,还有明末的王承恩。

崇祯皇帝身边有个大太监,名叫王承恩,最后陪着崇祯皇帝殉国,

甘肃西宁卫,出了一个总兵,王承恩。

这位总兵王承恩,官至太子太保,左都督,正一品的武官。

锦衣卫中,有一位锦衣卫世家,名叫王承恩。

这位锦衣卫王承恩,隆武皇帝在位时,掌锦衣卫西司房,再后因拥立之功被永历皇帝封为宣化伯。

除此之外,最后一代靖远伯,流传下来的有两个名字,一名王永恩,一名王承恩。

一个崇祯朝,就有四位王承恩。

大明朝那么多人,碰上同名同姓的,不是什么稀奇事。

当兵部尚书梁梦龙说到四川巡按御史李化龙这个名字时,朱翊钧就明白,这是主张招抚播州杨应龙的那位李化龙。

“梁尚书,你怎么看?”

目录
命运之局之朝天的野望红缨记神话觉醒时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