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逛黑市(第1/2 页)
她们出门时,根本没想起戴草帽的事。
看到赵清戴了草帽,还觉得麻烦呢。
因为等会儿进树林时,有树荫遮掩又凉快,拿着顶草帽不是碍事吗?
“三丫,那我们怎么办?”赵大丫先开口了。
赵清眼里的诧异一闪而过,她没想到平时看着很稳重的赵大丫,这次却是最先沉不住气的那个。
“我们快点走吧,到了山上林子里就晒不到了,你们中午回家时先找片大叶子挡挡太阳光,下午上工时再戴上草帽吧。”赵清面不改色地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几人听了纷纷赞同的点头,一路小跑的到了山脚下。
知道赵清是不和她们一起割猪草的,几人头也没回的,一头扎进了林子里。
赵清看到自己制造的效果非常满意。
她自己也进了林子,借着树木的遮掩,把背篓和镰刀收进空间,把草帽换成了自己在供销社买的那顶新的。
她那顶破草帽上工时常戴,村民们都见过了。
从小路来到村口,看到大柳树下这次只有几个小孩在那里玩。
赵清不敢大意,走出村子的拐角,才把自行车从空间里拿出来。
刚刚学会自行车,中间又有一段时间没骑了,手生的很。
先是歪歪扭扭的骑了一段距离,才开始熟练。
不过,因为不能坐在自行车上骑,自行车还是左歪右歪的走着。
来到县城门口,在没人的地方把自行车收进空间。再把在供销社买的那个背篓从空间里拿出来,背在背上。赵清快步的走进县城。
已经有了两次进县城的经验,赵清对县城已经熟悉的差不多了。
没多犹豫,赵清直接来到了黑市,把五头大野猪,三头小野猪,13只野鸡,20只野兔,都卖给了管理黑市的中年男人。
拿到了钱和票后,这次赵清没有直接离开。
而是来到了黑市的买卖场所。
这个地方在辉子他们把风的胡同口向前走不远,再向左拐就到了。比赵清卖野物的小院子还近呢。
赵清先是进了一个公共厕所,把这副老太太的装扮换下后。套上了在供销社买的那些有点大的衣服,这些衣服她还没有来得及打补丁。
虽然看起来还是有些灰朴朴,但比她故意打补丁的那两身衣服看着顺眼多了。
重新拿布蒙上头脸,赵清出了厕所,来到一个拐角处。
赵清看着那边几个胡同的拐角处,零零散散的藏着人,没有一处是扎堆的。
都是一个人和买家交易完,下一个买家才上前进行交易。
相同的是,大家的装扮都和赵清差不多。
有的拿块头巾把头脸蒙住,提着篮子的。有的是,只把下半张脸蒙住背着背篓的。
也有的和赵清这么随便的,只拿块破布把头脸蒙住,只要保证让别人认不出来就行。
而这个地方的位置选的也非常好,这么多四通八达的胡同,要是真有革委会的人来了。随便往哪个胡同一跑,在里面转几个弯就跑不见了。
观察完后,赵清也从拐角出来,向着那些卖东西的人走去。
有人看到向着这边走来的赵清,注意到了她的装扮后,便不再关注。
因为也只有来黑市,大家才会把头脸都蒙住。如果在街上这么装扮自己,那先进的肯定是警察局。
赵清在几个卖家的背篓和篮子里看了看。
这些卖家的背篓和篮子上面都蒙着一块布,只有边上被掀开了一点,让人能看到卖的是什么东西。
赵清看到有卖青菜的,有卖大米的,有卖白面的,有卖肉的,还有卖粗布的……
走了几个摊位后,赵清看到有一个卖梅花手表的的人,就上前问了一下价格,卖家开价230块钱。
赵清转身走了,她就是想问问,黑市这不要票的表,能卖什么到价格?
只是没想到居然贵这么多。
她买的手表票要30块钱,手表130块钱,加起来才160块。
而这黑市一块梅花手表230块钱,还是男式的。
看来如果有渠道的话,这需要票的东西还是拿票去供销社买,便宜许多。
赵清在一个角落看到一位年龄明显有些大的老太太,她的篮子里是几双自己做的布鞋。
赵清走过去,蹲下身问老太太“同志,我能看看吗?”
那个老太太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