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被逼出来的地上运输线(第1/3 页)
五月二十三日以后,美国和欧洲的运输线开始频繁受到重创。
美国海军也开始了他们的报复,他们也以英国潜艇基地为依托,开始出击袭击中德海上运输线。
这让中德之间的运输不得不暂时停止,等待驱逐舰的护航再出发。
这一下,对于中德之间的贸易影响非常大,但德国不愿意再次参与战争,双方最后经过约定,由中方先派出六条驱逐舰组成的大型运输船队向德国进行贸易,一个月后这些驱逐舰再护航德国航队向中国贸易,这影响了中德之间的贸易规模。
到此时,中国提出了连接和苏联远东铁路,通过苏联铁路向东欧运输货物,中苏决定在东欧的核污染地带用氢弹清理出一处沿海地带,中德苏合力在苏联和德国之间建立起一条火车线。
沈莹的报告详尽而令人振奋:“依目前形势来看,如此行事不仅能以最快的速度达成目标,更重要的是,可以将三个国家紧密相连,进而实现三国经济体系的完美融合与贯通。若中国、德国和苏联三方携手合作,那么我们完全有能力构建起一个规模空前庞大、地域横跨欧亚大陆的巨型经济体!在此方案下,虽然相比海运而言,其运费可能会略高一些,但所带来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运输速度足足快了一倍之多,且不会受到海运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和制约。”
然而,让人颇感意外的是法国方面的反应。当听闻中国、德国以及苏联即将共同修建铁路这一消息后,法国竟迫不及待地站出来,表示他们同样非常乐意投入资金并积极参与到这条铁路的建设之中,期望最终形成由中国、德国、苏联和法国四方共同打造的铁路运输系统。
现在,局势很明朗!
在广袤无垠的亚欧大陆之上,那些实力强大的国家正逐渐汇聚成一股洪流,共同谋划着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壮举——一个以铁路系统为核心架构起来的全新关税体系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谈判。而这个新兴的关税体系将会借鉴现有的海运贸易关税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与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贯穿欧亚大陆的铁路大动脉实际上只需集中精力建设其中至关重要的中苏以及苏德两段线路即可。由于这两个路段所需的人力充足,一旦工程全面铺开,其修建进度必将如疾风骤雨般迅猛推进。
然而,横亘在眼前的一道难题却是苏联那别具一格的铁路系统。众所周知,全球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铁轨宽度均为 1435 毫米,但唯独苏联与众不同,他们所铺设的竟是 1520 毫米宽轨道铁路。如此一来,中国、法国以及德国三国的铁轨规格便与苏联存在明显差异。
面对这一棘手问题,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各国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当列车驶入或驶出苏联国境之时,将进行一次集装箱吊运作业。为此,四国决定统一采用标准化的铁路集装箱来开展货物运输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大型吊车高效便捷的优势,实现货物的快速转运,从而确保整个铁路运输流程的顺畅无阻。
这个铁路联盟对于这四个大国来说意义非凡,它们对此都给予了超乎寻常的重视程度。经过深入探讨与协商,四国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将整个工程划分为以下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
首先是第一阶段,此阶段的重点在于建立一个统一的陆运关税联盟,并精心开辟出一片绝对无污染的区域。同时,要全力打通连接中国、苏联以及德国之间的铁路通道。这条铁路线不仅能够极大地促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还能加强地区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紧接着进入到第二阶段,在此阶段中计划修建苏联国内的第二条铁路线。值得一提的是,这条新的铁路线将会采用国际通用的高标准轨道规格。并且,由四国共同出资投入建设资金,而日后则通过收取运费来逐步偿还这笔投资。对于苏联而言,相当于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一条崭新的火车线路,这无疑会显着增加其国内的运输能力,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如此美事,又怎能不让人欣然接受呢?
最后迎来至关重要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将要正式开启支线的修建工作。这些支线将如同血管一般不断延伸拓展,分别通向西欧、中欧以及中亚等各个方向,从而构建起一张覆盖整个亚洲和欧洲大陆的庞大铁路运输网络。一旦全部建成通车,它必将成为推动欧亚大陆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强大动力源泉,为沿线各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如今,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乃是一条因中美战争而应运而生的铁路。这场激烈的战争,犹如汹涌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