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农历新年(二)(第1/2 页)
母亲买的东西着实不少,之前是因为穷,今年日子好点,也不用像往年一样抠抠搜搜。
“你好,大姐,单子上的东西都在这里了,有几样要去后面仓库拿货,你先看看这些货物是不是对的,有什么问题和我说,可以调换的。”
只见售货员说道:“如果还有什么遗漏的你也可以和我说。”
看着柜台上密密麻麻的摆满了各种物品,母亲开始挨个检查,没有问题后点头确定。
此时售货员拿出算盘,开始计算起价格来,这年代的供销社可没有讨价还价的说法,所有物品都是明码标价。
清脆的珠算声,售货员的说话声,还有群众的嚷嚷声,这个拥挤的供销社仿佛装下了一个社会。
“你好,大姐,这边总共七十三元贰角五分,你也可以计算下。”售货员对着母亲说道。
旁边的一个售货员也在同步计算,得出的结果一模一样。
大姐和二姐也在计算,确认价格没问题后,母亲痛快的从包里开始掏出钱结账。
付完钱,旁边就开始有专人打包。
这年代塑料袋也是稀罕物,包装袋都是各种旧报纸,只见打包员手巧的将货物分类放好。
几张旧报纸,在她们的手上就跟活了一样,折成各种形状,却偏偏正好将物品包裹的严严实实。
外面再缠上几道红绳,看起来赏心悦目却又井井有条。
这手艺真是没话可说。
姐姐们一人拎着几根红绳,看着别人羡慕的眼光,心里别提多有劲了。
从今天开始农家就开始正式进入过年模式了,
就像那首广为流传的歌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噼里啪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现在的农村真是的按这个歌谣来过年。
今天家里的主要工作就是做炒米糖等一些吃食,这可是自己兄弟姐妹小时候最喜欢的吃食。
母亲是下定决心今年要过个好年,把之前的所有对孩子的亏欠都补偿回来。
刚刚回到家,大姐马不停蹄的就拿出十几斤早就准备好的大米,开始了自制炒米糖的第一步。
炒米糖好不好吃就看两点,一个是炒米的清脆,还有个就是糖的香甜了。
真正好吃的炒米糖一口咬下去,第一时间就会感受到酥脆的口感,炒米在齿间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再咀嚼中,炒米糖中的甜味会在口腔中散开,那是一种浓郁但又不过分甜腻的味道,还伴随着麦芽糖的香甜气息。
同时,炒米本身的米香,与甜味相互融合,形成一种独特而诱人的滋味,让人回味无穷,唇齿留香。
炒米可是个技术活,一般人可把握不好,大米炒焦了可就不好吃了,半生不熟也不行。
但在几个姐姐的手上,精挑细选出来的大米就像变成一个大胖子,散发着一股大米的脆响。
抓一把放在嘴里,脆脆的,特有的米香味充斥在嘴里。
随着簸箕里的炒米越来越多,另外一口大锅就要开始熬着糖浆了。
将之前准备好的麦芽糖放进锅里,在放入今天买的白糖,增加甜度,往年可没这一步。
当然要想又香又好吃还得放猪板油,那熬制出来糖浆绝对香喷喷。
随着糖浆在小火的煎熬下慢慢变色,二姐拿出从亲戚好友那换来的芝麻、花生等一些佐料,然后就是之前炒好的炒米。
一时间整口锅都快装满了,三哥拿起大铲子开始快速从锅底搅拌起来。
这个动作可不能停,不然糖料就容易焦糊,做出来的炒米糖就发苦,所有的炒米和糖浆、配料等都雨露均沾。
看着铲子翻动拉起的糖丝,大家都馋的不行。
等三哥累到气喘吁吁的时候,此时的锅里已经变成大杂烩了,几种配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拿出家里的洗脸的大瓷盆,将混合好的炒米装进去,抬到大桌上。
拿出一年才有一次使用机会的模具,说是模具,也就是四块木头围起来的长方形。
将炒米混合物均匀倒入其中,接着拿出洗衣服的棒槌对着一顿哐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