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新的生意设想(上)(第1/2 页)
第一次全体家庭会议在大家热烈的讨论中落下帷幕。
会议期间,大家一致通过继续扩大小本生意。
对于后续产业中遇到的问题,大家一致推选方承枫同志负责,全家人配合的决定草案。
....
整个下午,大家都沉浸在276元收入上面,一个个都摩拳擦掌嚷着不能停。
首先,吸取这次大集的一些经验,父母也不再保守,决定下次要多带些货。
其次在母亲的严厉眼神中,大家继续开始背着台词,不能出现今天这种客人来了就不知道说啥的情况。
母亲大姐打算去亲戚好友那买玉米。
今天一天就造掉了整个家里玉米库存的一大半,毕竟南方还是水稻为主。
玉米还是大家这几年见缝插针的在一些荒地上种点,主打就是荒着也是荒着。
淮省南方不是玉米的生产地,估计上阳村都没种多少。
在方承枫的说道下,于秀兰打算先下手为强,抢占货源,能领先一时算一时。
同样其他哥哥姐姐也都有活计。
有的负责购买新的配料,例如糖、酱油这些。
三哥带着最小的两个姐姐朝着山上出发,不用说,肯定去捞田螺去了。
方承枫此时还在研究要不要新加一个生意。
一个大集小三百的收入完全够方家过一个肥年。
这样做点小生意既改善生活又不是让人遭红眼。
至于为什么?很简单,这些东西一看就会,方家只是首先做出来,打了时间差而已。
后面跟风的肯定有不少,这样也不会有人妒忌。
东西都给你了,你自己不会做,总不能怪方家不教你吧。
但是一想到自己和六姐的黑户身份以及上辈子近万元的超生费。
方承枫觉得赚钱力度还是要大点。
怎么的也要把超生的钱赚回来。
现在方承枫就在研究后世火遍大江南北的美食,串串香。
在后世,串串可是深受所有吃货的喜爱,摆地摊的首选之一。
不仅菜品丰富,可以跟随不同的季节来串不同的食材,而且简单方便,不需要多经营经验就可以上手。
不管是有钱人还是工薪阶层,男女老少都喜欢。
串串入门简单,但是想要做的好那就要看核心技术,也就是底汤了。
现在可不比几十年后,各种各样的调味料满大街都是,几块钱就能买到味道不错的调料包。
现在别说糖了,连酱油、盐这些价格贵不说,还不好买。
想要做出丰富的底汤,只能另辟蹊径。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工业调料不够,那就天然来凑。
既然调料又贵又不好买,方承枫打算靠中草药来凑。
龙眠山作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秦岭山系的支脉,自古以来就有发现中草药的历史。
淮省的亳都更是被称为中国最大的中草药基地。
几千年来这片大地就有浓厚的中草药拿来做食材的习惯。
那么自己为什么不能更加发扬下这个特点。
而且这样更不怕过段时间就没有生意了,毕竟又好吃又养身的美食谁能拒绝呢?
想到这里,方承枫心里一阵火热。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
方承枫可不想到时候吃串串出什么毛病出来。
只能去找阿能了,胡叔这种专业的偶尔薅一次羊毛应该没啥问题吧。
想到这里,方承枫和父母打了声招呼,拎了一份柿饼就朝着卫生所走去。
上阳村的卫生所坐落在村落的西北角。
大锅饭时期由公社和大队共同建立的,那时候还叫农业社保健站,备有一些常用药品,资金来源也是大队公社多级补贴。
常年有三四个医生给大队队员寻医看病,社员每人每年缴纳少量保健费,诊病只交药品成本费。
那时候保健站有三四个赤脚医生和一些老中医组成。
一些常见的毛病卫生所都能解决,而且价格都很便宜。
算是大锅饭时期为数不多大家翘大拇指的地方。
当然,农村这种医疗模式的压力都在大队公社上,这种大包大揽的方式很快使得医疗经费入不敷出。
胡医生的祖上都是中医,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和教育,早早的就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