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掠之于商(第1/3 页)
毫无意外的,下小朝会时,云无殇被单独留了下来。
偏殿之中只剩下始皇政和云无殇还有赵高时,始皇政才缓缓开口:“赵高,去外面守着,不要让人靠近。”
“嗻。”
赵高小步挪着,跑到偏殿门前将包括护卫在内的所有人都驱散的远了些。
做完这一切后,始皇政才问:“说说你的国策吧。”
云无殇也不装假,恭敬回答着。
“大秦国库取之于大秦。”
“国库空虚,自然需天下财富充盈。”
“钱,掠之于民,或掠之于官,再或掠之于商。”
“取民之道既然不可取,那就只能掠之于官或掠之于商。”
“官者,贪者,百官以权谋私者不下凡几,抄几个贪官的家,充盈国库不算难事,但此举并非上上之策,会让百官人心惶惶,唯恐自己成为下一个刀下亡魂。”
“上上策自然就是掠之于商,商者,富也,天下财富九成都在商贾手中,若能将商贾手中之钱为朝廷所用,自然无需为钱一事发愁。”
“掠之于商并非简单掠夺,需让商者心甘情愿将银钱奉上。”
“商者会为什么趋之若鹜,权也。”
“以科举资格换取商贾手中钱财是良策,但远远不够。”
“微臣以为,不如建立六部之外第七部,商部,商部官员全部取自天下商贾,谁能给大秦创造更多的财富,谁就能当这商部的主官,以创造财富之多少,排官职之大小。”
“但此官非彼官,官通管,管人者为官。”
“管人亦要服务于人,天下黎民百姓被百官所管,百官亦要为天下黎民百姓请命。”
“商者重利,非心系百姓,自然不能让其言政,因此这商部官员虽为官却不论国政,只服务于其他六部。”
“如此一来,既解决了国库空虚的问题,又满足了商贾的利益,同时还避免了与民争利的情况发生。”
这些其实是借鉴了后世的国策。
这商部就相当于后世的事业编和国企单位的相结合。
虽然都是给国家干活,但根本上是不同于公务员的。
云无殇就是将六部比做公务员,这第七部商部比做事业编和国企单位的结合,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
案例肯定是成功的,就比如后世的烟草公司,全国的烟草税收就几乎可以养活全国的军费开支。
这就是国企能带来的可观效益。
始皇政听完云无殇的话后沉默片刻,似在思索一般。
思考片刻后,始皇政继续问:“你既说了,商人逐利,只是给了他们一个无权的官职,如何能让他们甘心付出钱财。”
云无殇继续解答始皇政的疑惑,只不过这次他是用提问的方式。
“陛下,微臣请问,若是您与下官,同时在百官面前卖一袋米,价格质量都相仿,百官是买您的米还是买微臣的米?”
“自然是朕的。”
云无殇再问:“那本官卖一袋米,在外商贾同样也卖一袋米,百姓是买微臣的还是买商贾的?”
“自然是爱卿的。”
此时始皇政也明白了其中关键所在。
这就是云无殇想说的,品牌效应。
同样的价格百姓都会选择老字号,那同样的价格,百姓肯定更相信官员所卖之物。
毕竟官员可就代表着朝廷,那这东西的质量肯定就有保障,百姓也就更愿意买单。
加上,民不与官斗的道理,百姓也不敢不在官家买。
而且此举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朝廷可以更好的宏观调控商品的价格。
每到灾年,灾区的粮食价格就会飞涨,导致灾民根本买不起粮食,很多为富不仁的商贾大发国难财。
当朝廷能聚集大秦顶尖巨富的商贾时,就可以很好的控制各种商品的价格,将价格控制住了,百姓都买得起了,百姓才能真正过得好。
只有百姓富足了,大秦才能有万世基业。
不得不说,始皇政被云无殇的建议说动了。
但正如云无殇自己所说,他这是要动国之根本,是要改变国策,想要将此法推行下去,必定困难重重,百官能支持此法的绝对不超过一成。
绝大多数商贾都是依附官员的,特别是那些高官背后都有错综复杂的利益网存在。
工商阶级势微,尽管大秦立国以后,始皇政允许工商阶级参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