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第2/2 页)
赶到了另一个角落,盯着我。我在流泪,眼睛却很干燥;我在激动,却面无表情。我知道我不配用“好”或者“喜欢”这么简单地给茨威格的小说一个结论,我所能做的,只是以写字的方式清理并自我援助。小说《是他吗》中的“他”是指一条名叫潘托的狗——在德语中的“他”、“他”是同一个词,茨威格用此词布下疑阵,故意引导读者在最初产生错觉——因为主人利林普的娇宠,像王子般骄横、自大、不可一世,在利林普面前以“最伟大的演员完美无缺的表演艺术扮演着东方帕夏的角色。”但当利林普的妻子怀上小生命后,潘托发现有一个看不见的敌人夺走了他的一切,他的地位开始动摇,从前的幸福快乐的王子待遇不复存在,他“周复一周地更加神经错乱,更加备受刺激。他的自尊心不能忍受人们把他这个一家之主如此简单地抛在生活之外,不能容忍人们把他降为次要角色。”这个傲慢的动物不想向前靠拢以唤起主人的记忆,他不愿卑躬屈膝,“迈出和解开篇描述的浪漫迷人的运河中的凶手,到底是疯狂的潘托,还是别的什么东西?茨威格以他惯有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直逼潘托的内心,清晰地展现潘托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茨威格并没有沿用弗罗依德在精神分析学方面对潜意识疏导采用自由联想的方式,通过启发人倾吐内心的积郁,消除那些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痛苦与负担,而是层层逼近,重重剥开潘托灵魂之衣,像摄影镜头紧紧地跟随着潘托。茨威格通过潘托的外在行动结合他的内在心理活动中,他把潘托的灵魂掏出来,绕着他转,从各个角度分析他,打量他,借助他的外在行动展示了他内在运动的全部轨迹。潘托的性格发展是不悖常理的,甚至你我或许都经历过类似的情感,只是程度不一。躲在潘托精神世界背后的阴暗,像影子一样不断地晃动。于是我看到的已经不是一条狗,而是一个人,一个曾清醒地活在理性中的正常人。面对外界的变化,狭隘、自私、偏激,失落和嫉妒就占据了他的整个大脑,他在苦闷中找不到出路,陷入自我设置的障碍中不能自拨。潘托不愿主动迈出第一步,求得局面的缓和与主人的爱抚,最终为保持这种可笑的尊严而头破血流。对小女孩的出现,他坚持地认定那是一个敌人,夺走了人们对他的爱,而无法退一步认为可能是添了一个可以玩耍的朋友,最终像潘托一样在自己创造的沼泽中越陷越深,精神滑向阴暗与偏执的角落,渐渐丧失理智与道德,变成可怕的魔鬼,人类的独占欲望某种程度上在潘托这儿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