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序言
我曾经听到这样一则故事。古时候,有一个知识渊博的儒生,读破万卷书,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可是,无奈他的才能没法活用,渊博的学问也只是藏而不用。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记忆力衰退,不仅是读过的书,就连所见所闻也都忘得一干二净。和人见面后,过上一段时间,就记不清人家的姓名和容貌,最后,连自己的年龄都忘了。更甚的是,和别人讲话也分不清高下尊卑、男女老幼。世人嘲笑他,称他为“忘却先生”。
自从听到这个故事以来,每当读书看报,我都会想到这些东西早晚会忘记的。我并没有“忘却先生”那样的渊博知识,援引“忘却先生”的例子与自己对照也有失谦虚之美德。但就忘却这一点,很遗憾,我不得不承认,我一点都不比“忘却先生”差。我时常忙里偷闲,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旧藏书看上两眼,每当看到书中那些当时阅读时记下的评阅痕迹,会对自己曾经读过的书感到不可思议,经常会这样想:我什么时候读过这本书?我竟然读这样的书?我的年龄在不知不觉当中增长,眼看就要年过半百,自己曾经的所见所闻来不及与青年分享,就已经在重蹈“忘却先生”的覆辙了。每当想到这里,就感到十分遗憾。于是,我就想把自己过去的所见所闻与青年分享,或者,把自己为人处世的感想记下来,供后来者参考。所以,我就借《实业之日本》杂志的余白,每月两次发表自己的浅薄见解,供读者评说。陈词滥调累积起来也将要过百篇。这只不过是我治学之余偶尔所得感想,浅薄的地方也不少,有些话题也想作深入细致的分析,但是,我的初衷是让这些文字通俗易懂,即使拉洋车的车夫、砍柴的樵夫也能读得懂,所以,就省略了错综复杂的情节,写作过程中注意文章平铺直叙、浅显易懂。为此,有识之士看了,或许觉得可笑。实际上,我也多次听到朋友的忠告,说我的文章过于通俗,与我的身份不符,要我写得高雅一些。或者,在我的叙述中,经常引用自己的经验,属于常识性的话题,如同丑媳妇见公婆那样,不顾丢人现眼。
这一切,自己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酷似“忘却先生”,我在叙述过程中,忘记了读者是少年还是老人,也忘记了自己现在的身份地位,甚至忘记了名誉或者耻辱,乘兴趣所致,记下自己的感想,讲述给读者听。所以,本书的读者如果觉得文章有些奇怪的话,原因想必出自上述的缺点,请读者见谅。
本书因为是随时记下的自己的感想,所以,缺少条理整齐的顺序,只不过是一本随想集。在杂志上连载时姑且不论,至于编成单行本有无价值,自己也有顾虑之处。但是,由于来自众多读者的恳请,虽然感到惭愧,还是决定结集出版。
如果本书能够为迷茫者指明方向,为气馁者增添力量,为哭泣者擦去眼泪,抚慰不满者的心,这样的荣幸,对于作者来说会感到喜出望外,忘却年龄和羞耻也值得。在此,向读者致以衷心的感谢。
新渡户稻造
1911年7月重返修养(中译本序)
修养
中译本序 重返修养(1)
林少华
当今之世,国人所缺少的未必是锦衣玉食香车宝马,也未必是职称学位和天赋才华,而恐怕更是人格修养、心性修养。
本来,国人最不应该缺少人格修养。因为中国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生哲学、处世哲学。如孔子云“仁者爱人”,孟子云“反求诸己”,老子云“为而不争”,庄子云“用心如镜”,荀子云“崇德扬善”。尤其儒学,历代儒学家都强调修身为本,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国难当头“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和先忧后乐“天下为公”的知识分子。为什么到了现代,人格修养反而成了问题、成了稀有元素呢?
其中原因固然一言难尽,但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的衰落与断裂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之一,而这显然同晚清以来外侮内忧*铄骨的社会情势有关。九十年前,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学被视为封建主义的代名词,受到空前猛然的抨击,儒学独尊的时代至此终结。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限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未能对传统文化采取公允态度。而1957年的“反右”,使得作为传统文化传承者的大批饱学之士沦为“右派”,传统文化的地位愈发风雨飘摇,朝不虑夕。及至1966年开始的十年浩劫,所有传统文化俱成“革命”对象,风卷残云一般被“*”的铁扫帚扫进了所谓历史垃圾箱。言语道断,思维路绝,莫漫说儒学“反躬修己”之说,就连国家主席刘少奇之《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