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启,轻抿一口后,唇角轻翘,好似对茶水还算满意,忽闻耳边的语调变得迟凝,微垂的眸子闪了闪,抬眼对正小心打量自己的瑞珠笑了笑:“觉得什么?想说什么就直说,你是哀家娘家特意送进宫来的人,除了你,哀家不知道还有谁能够相信。”
闻言,瑞珠圆圆的小脸上闪过一丝喜色:“是,能被娘娘如此器重是瑞珠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奴婢只是觉得那戚姑娘和咱们皇上的巧遇有些蹊跷,她是长平王府中的人,不知这事长平王又参与了几分?”
杨雁蓉对这姑娘的敏锐和机智很是满意,不由细细打量了她几分,跟湘竹的娴静靓丽、贴心温柔相比,瑞珠就长得太过普通了,端端正正的五官只能勉强算清秀,不过那双灵动的眸子里不时闪过机敏之色,看似懵懂娇憨的性子又夹杂进一丝老沉与稳重,真是矛盾又和谐的组合。
“你这丫头,真是聪慧、机敏,光凭这些表面消息就能猜透其中一二,没错,那位戚姑娘的身世不只有问题,还和我们杨家有仇呢!再则,我们聂家的这位皇叔对皇上倒没起什么坏心,不过对我、对我们杨家就没安什么好心了?”
闻言,瑞珠的心惊得一跳,小脸上立刻露出着急的神色:“什么?娘娘,那我们要不要现在做点什么?长平王真是可恶,我们杨家世代忠良,对皇上和大晋朝一直忠心耿耿,他怎么可以这么无耻的陷害我们……”
“好丫头,过来。”杨雁蓉对她招招手,待两人距离拉近,才在她耳边细细低语起来。
“什么?娘娘,那我们杨家启不是……”瑞珠越听越心惊,不由得轻掩小嘴惊呼,脸上的表情也露出不敢置信。
杨雁蓉冷笑一声,凤目之中尽是肃杀之色的凌厉,哪还见平常温婉、慈善的半分模样:“哼,听说红莲教最近猖狂得厉害,不知这位戚姑娘和长平王与它们有什么关联呢,哀家这里有几件事需要你去办……”
瑞珠听着听着,嘴角也不由得勾起一丝阴沉的笑意,最后对着早就知晓一切、胸有成竹太后娘娘佩服不已:“太后娘娘,您真是深谋远滤,瑞珠佩服,奴婢马上就去办,一定会协助娘娘替杨家除掉这些祸害。”
“好,哀家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你顺便替哀家给我弟妹传一封密信,这封密信对我们杨家很重要,一定不能让他人知晓,湘竹应该马上就回来了,快去快回吧!”
“是,奴婢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
☆、第四章 太后归来之杨雁蓉
这几日,先皇陛下与太后娘娘鹣鲽情深、恩爱有加的事迹在宫里宫外传唱得沸沸扬扬,在有心人的推动下,一部唯史以来集皇室爱情、宫斗陷害、权势与阴谋交织于一体的爱情小说在民间的茶楼、酒肆里广为流传……
小说中两个主角身份更是直接影射当今太后与先皇,也揭开了皇室生活中神秘面纱的一角,这可让娱乐、八卦本极少的古人找到了发泻自己充沛精力的途径……
他们的故事波澜壮阔、荡气回肠,他们的爱情相濡以沫、感人肺腑、他们身为高位者的无奈与苦处更是催人泪下、可歌可泣、刻骨铭心……
聂承轩带着身后轻掩面纱的心上人刚踏进京都有名的清风馆时,茶馆的大堂中正坐满宾客,高坐在东面台子上的说书人正绘声绘色、讲得唾沫横飞、激情四溢。
内容讲的正是现今红遍大街小巷《千古绝爱》话本中的其中一段,台子下的茶客们也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因剧情和身边的友人发出热烈的讨论声,当说书人讲到精彩处时,下面连连响起一阵轰动的喝彩声,叮叮当当的银钱打赏声更是砸个不停……
对于现今这本红遍京都大街小巷的话本,聂承轩和戚允儿现在是走哪儿哪儿就有关于这本书的热烈讨论,就在前一刻,他们在大街上还看到老百姓为剧中的一些内容争吵个不停。
想到其中的主角们根本就是影射他的父皇与母后,情节也和当年宫中一些秘闻有些出入,聂承轩剑眉不由得微蹙,他也曾怀凝过母后和父皇的恩爱流言突然传得全国皆知是不是有什么阴谋?是不是有什么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搞鬼呢?
他曾派人查过这本话本的著书人是谁?但他的人连那个据说写出这本书的无名居士一根毛也没摸到。
聂承轩想过把这本书禁了,可是这本书的主角名字用的都是化名,时代背景也用的是另一个架空的朝代,越是禁止它,不就越代表这本书上的内容都是真的吗?
看在这本书只是传讼母后和父皇相濡以沫、风雨并济的爱情,也没有故意抹黑皇室的份上,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