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殷阳经常向号称百事通的师叔慧目请教,也了解到更多的江湖秘事,如大沙漠中生活着一个神秘毒辣、武功骇人听闻的人物石观音;海上有个虚无飘渺的神水宫,据说里面的弟子全是绝色美女;某个地方存在着一个幽灵山庄,只有人进去,从来没有人能活着出来;还有曾经满是热血男儿、如今隐入黑暗和未知之中的铁血大旗门……
本年(公元1085)年三月,大宋皇帝赵顼驾崩,谥号“神宗”,时年10岁的第六子赵傭即位,祖母太皇太后高太后垂帘听政。高太后听政第一件事就是召回隐居洛阳的司马光,着手废除神宗和王安石实行的新法。刑部侍郎诸葛正我与司马光政见向来一致,升任刑部尚书。
殷阳虽然对历史并不十分了解,但倒是知道司马光晚年重新为相后,将王安石的新法全部废除干净,有矫枉过正之嫌。而高太后更是一个超级顽固的保守派,在司马光死后仍旧将其反对变法的措施执行到底,并起用大批反对派官员如文彦博、吕公著、范纯仁和吕大防等人,又将支持变法的官员吕惠卿、章惇和蔡确等人逐出朝廷,从而激化了朝廷官员之间的斗争。当1086年王安石和司马光相继死去后,变法派和保守派两派政治力量逐渐由道义与治国理念之争,蜕变成私利、意气与权力之争,由确曾有过的君子之争,堕落为真正的小人之争。从此,在大宋帝国的政治舞台上,再就很少见到那种信念坚定高远、人格高尚纯粹、学术博大精深的伟大人物了。后来,随着苏东坡与范纯仁的黯然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正式结束。从此,大宋正儿八经进入了一个政治伦理急剧沦丧、政治空气迅速恶化、是非善恶观念完全丧失的时代。整个帝国官场完全趋向厚颜无耻与卑贱猥琐,到处充斥着道貌岸然的衣冠禽兽,他们兴高采烈地奔走于堂皇神圣的庙堂之上,探囊取物般地攫取着国家的权力与财富,直到将北宋帝国导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每当想到这里,殷阳总是钢牙咬碎、气愤填膺。
总之,不管是要加入这多姿多彩的江湖、化解自己曾经最喜欢的那些人如萧峰、虚竹的悲剧,还是要挽救这天下的气运,提高自己的实力都是刻不容缓之事。殷阳第一个想到的并非少林七十二绝技,也不是易筋经,而是那《楞伽经》中的九阳真经。易筋经虽然超凡入圣,但乃是梵文写成,难以修习,即便如游坦之那样照图示练成阴寒掌力,终究落入下乘,更重要的是自己修炼少阳功已有小成,重新散功学习易筋经风险太高、成功与否还难以确定。而九阳神功从名字上看就与少阳功一脉相承、同根同源,必然是某位前辈高僧从少阳功领悟而来,自己修习起来定有妙处。但是藏经楼乃是少林寺要地,轻易无法进入,而以自己的年纪、武功、声望以及对少林的功劳,都远远不足于进藏经楼阅读经书。偷进更是想都别想,藏经楼戒备森然,玄惭大师亲自坐镇,数十名武功高绝的僧人昼夜守护,这还不算,藏经楼附近还有那个神秘的无名老僧!殷阳自从入寺以来经常留意,都没发现与无名老僧相似的僧人,但心中那份忌惮却丝毫未少。有一日殷阳也曾乘玄悲大师高兴,恭恭敬敬提出自己想去藏经楼阅读佛经,修身养性。玄悲大师颔首答应,前往禀报方丈玄慈大师。玄慈却予以委婉拒绝,表示殷阳年纪尚幼,希望他夯实基础,一步一个脚印,不要贪多嚼不烂。
就在殷阳一筹莫展、等得心急难熬之时,机会终于来了。天竺高僧波罗星拜访少林寺。玄慈大师十分欢喜,热情接待了他。波罗星虽然身形矮小,面容黝黑,其貌不扬,但为人谦和,精通佛法,与玄慈等人坐而论法,说得天花乱坠,无比投机。他言道,数百年来,天竺国外道盛行,佛法衰微,佛经大半散失,虽然有心精进,但巧妇难奈无米之炊,因此他师兄哲罗星大师派他到中华来求经,恳请玄慈大师念在同是佛门一脉的份上给予帮助。
玄慈见波罗星佛法高深,本就很有好感,现在听他又如此低声下气地向少林求经,心中更是欢悦,暗想我大宋弘扬佛法原来比之佛国天竺更加得力,可见大宋生民佛心坚定、佛缘广具,便欣然答道:“敝邦佛经原是从天竺国求来,现下上国转来东土取经,乃是莫大的因缘,我们得以上报佛恩,少林寺深感荣幸。”当即亲自陪同波罗星前赴藏经楼,指点着汗牛充栋的佛经,隐隐带着自豪道:“本寺藏经甚是齐备,源自天竺的经律论三藏译文,以及东土支那高僧大德的撰述,不下七千余卷,梵文原本亦复不少。若有复本,师兄尽可取去一部,倘若只有孤本的,本寺派出三十名僧人帮同钞录副本。”波罗星大喜,合十道:“方丈大德,感激不尽!”玄慈索性再大方一把,又道:“此去天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