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众仙此刻方知,这王母娘娘根本就是个不会表达情感的人;对二郎神不仅不是厌恶,反到了溺爱的地步。同时,众神心中长叹:“为何这文曲星君每次下凡都会麻烦不断呢?”
==============我是区分天界人间的小分===============
转眼二郎真君和太白金星在人间将近二十载。二郎真君下凡后,出生在常州府武进县一户展姓人家;名昭字熊飞。为人侠肝义胆,武艺超群,百里传名;因其久居江南又少年任侠,被人尊称为‘南侠’。
而同去的太白金星则出生在婺州府金华县的白姓望族人家;起名玉堂字泽琰。因其虽是锦衣华服却只爱穿着白色衣物,又年少行走江湖,被人们称为‘锦毛鼠’;后与‘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四人结拜为异姓兄弟居陷空岛卢家庄;号称‘五鼠’。而他们皆是行侠仗义、嫉恶如仇之人,人们将陷空岛‘五鼠’称为‘五义’。
同年,文曲星君下凡的包拯年满四十,在扬州政绩卓越,被地方百姓称为‘青天’老爷;皇帝赵祯闻其贤明,将其上调至开封府担任府尹一职。然包拯在扬州政绩虽好,却也树敌不少;途中只有包兴一人服侍。因此有人在途中埋伏杀手取其性命;幸得展昭数次搭救。两人渐渐熟络,虽是一文一武却也相交甚深。
快入汴梁时,展昭问包拯:“包大哥,这仕途如此凶险,为何还要执意在此呢?”
包拯说到:“展贤弟,我问你,凭你的三尺青锋你可以保得了多少人的平安?”
展昭说:“这,在下只知道见到不平之事就应仗义相助;救得了一人就救一人。”
包拯说道:“且不说知府巡按之品,仅仅是一个七品知县就是千户之侯、百里之长;你们江湖人保的是一人的安宁,一个好官保的则是一方百姓的安宁。天下官吏富豪众多,自有持强欺压百姓之人;我虽不才却愿为自己治理下的百姓保一片安宁。”
展昭有感包拯的心志,说:“与大哥相比,展昭实在有愧;大哥既愿保一方百姓,如不嫌弃展昭愿跟随大人左右听候差遣。”
包拯忙扶起展昭说:“贤弟过谦了,其实我原就打算引荐你入朝;只是念及你身在江湖,怕是不愿入朝。如今你既表明心意,来日与我一同朝见天子,到时再做商议就是。”
由于未到圣上召唤的日期,包拯就在相国寺里借宿;相国寺的智清方丈,连续三日与包拯礼佛,见他对佛的参悟很深,又有仁爱之心。某日智清方丈说:“包施主,贫僧见你慧根不浅,对事情的分析又有着独到的一面。但为官太过刚直,日后只怕难免树敌呀。”
“高僧此言差异,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为官为的是一方百姓的安宁,只要身正何惧影斜。”
智清方丈点点头,说:“包施主胸怀磊落,贫僧深感敬佩;此次上任开封府尹,真乃百姓之福呀。只是为何不见包施主的刑名师爷相伴?”
包拯说道:“实不相瞒,在下的刑名师爷一直是衙门里安排的,从没有雇用过自己的师爷。”
“哦……那老衲倒有一人推荐给施主,此人虽说是个落第的秀才;却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之辈。更精通岐黄之术,善于观察天降异相、测字卜卦。不知施主可愿起用他?”
包拯说道:“有如此之材,却因为年年考场的八股文章而失意仕途;真是令人扼腕。我虽有纳才之心,却又唯恐屈才高人……”
“施主不必多虑,其实公孙先生在无意间听到了施主与老纳的谈话,见施主心正神清,心生仰慕;才拜托我先来探路的。如今既然施主有纳贤之意,何不与先生会上一面。”
“公孙先生?莫非是人称‘泸州第一才子’的公孙策,公孙先生?”包拯意外的说。
智清方丈笑着点点头:“怎么?包施主也知道?”
“老夫久有耳闻了,却不曾想会有相见之时;如此就有劳方丈了。”
不多时,包拯就见到智清方丈带着公孙策来了,只见那人三十开外、身材长欣,面貌清雅、双目温和,面上蓄着‘山羊须’,颇有些道骨仙风的味道。
而公孙策见到包拯,看他面如墨汁,额头上还带着一牙弯月;整个人带着难以抗拒的威严。首先鞠躬说道:“学生公孙策见过包大人。”
包拯连忙扶起说:“先生客气了,久闻先生的盛名;能得先生这样的奇才相助,老夫实感欣慰。”两人秉烛夜谈,不多时就有相逢恨晚的感觉。
第3章 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