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页)
缓缓的,慢慢的,楚长歌低沈的嗓音回荡在耳边:“溟儿,只有你,我会等到你心甘情愿。”
然後他轻轻俯下身子,浅浅的,在我额上印上一吻,抚抚我的发,静静地走了。
冰凉的泪从两颊滑下,对不起……我的心已经给了怀瑾,所以不要再对我那麽温柔,不要再等……
~~~~~~~~~~~~~~~~~~~~~~~~~~~~~~~~~~~~~~
PS:特别感谢一下安晔亲,最近送了好多礼物,谢谢噢~
当然也要感谢所有看文的,投票的,送礼物,留言的亲们~
谢谢大家的支持~
(话说终於要解禁了,坚持坚持~)
怀瑾(72)
真正离开的时候,才发觉早已是物是人非。
来时一行三人,去时也是一行三人,只是,除了我,其他的,全变了。
没有人来送行,我们要离开的消息并没有告诉太多的人,而那些知道的,都不会出现。
上车之前,我最後看了一眼,恢宏秀丽的御园,没有鼎沸的人声,没有喧闹的笑语,!紫嫣红的绚丽都已褪去了色彩,素白淡黄的菊花开满了花苑,庄严肃穆,冷清寂寥。
别了,御园。
别了,弄影山庄。
别了,洛淮。
别了,长歌,庭宇。
别了,我的瑾……
马车颠簸,漫漫的归途,静谧无音,微摇微晃,让人越发地困倦。
半睡半醒,朦胧间,大哥拍拍我的肩,关切地询问著:“小溟,不舒服吗?”
我轻摇摇头,淡淡地笑笑,又把视线转回车窗外。
微微撩起的车幔,映出马车外的风光,和来时一样的山水人家,只是,翠绿蜕变为金黄,枯脆的落叶铺满了道路,车轮碾过,发出细细的脆响。
“要是有一日,你我也能隐居於这山野之中,晨有山水田园,鸟语花香,夜有星光璀璨,萤火漫天,从此不闻世间烦心事,只求快活自在,相伴终老,那该多好。”
当时说过的话,我依旧清晰地记著,怀瑾为我构筑的山间田野,溪水茅舍,也依然是我向往的仙境,我的心愿始终没有变过,只是,那嫋嫋缥缈的炊烟,不知被秋风吹向了何处,飘散无踪。
其实,比起马车,我更愿意骑马,这不大不小的空间,不快不慢的速度,总是让我想起之前和怀瑾独处时的情景,但路,却是相反的方向,一点一点的前行,就仿佛昨日正一丝一丝地从身後溜走。
现在想来,怀瑾当初说的不会骑马,或许也不是真的吧,可是,为什麽要说这样的谎?我实在是猜不透。虽然不明白,但我还是很庆幸,特别的回忆,即便想起来的时候,心会痛,可那也是我们曾经的记忆,点点滴滴,过往的一切,不会再有将来,所以,过去的,多一些,也好。
浅州,池州,路过了,却没有停留,因为再不需要带怀瑾走走逛逛,再不用领他见识风土人情,心下微酸,或许之前,也不用的,他早已见过太多,只是,我从来都不知道罢了。
御香阁的名气果然是很大的,二哥停下马车询问我们要不要吃饭,大哥看看我,而我,摇摇头,最後我们只是备了些干粮上路,没再停留片刻。
异邦的风情别有风韵,我却不想再与琼玉楼有何瓜葛,怀瑾,琰哥,嫣然姑娘,无论想起哪一个,心里都不会好受,我有何必自寻烦恼,触景伤怀呢?
可是,我能避得了其他,却始终还是要回到尉迟府的,那是我的家,也是我和怀瑾相伴了十多年的地方。
回到家,一切都与往日无异,人多热闹,欢乐的气氛之下,多多少少也让我忘却了一些烦恼,但也只是一些而已。
或许是怕勾起我的伤怀,没有人提过怀瑾或是琰哥,就仿佛他们从未存在过一样,凭空的消失在了所有人的生活中,唯一留下的,就只有两间空空荡荡的屋子,还有那座再无人打理的後院。
秋日的颓败并不明显,琼花凋谢,余下累累缨红的果实,触目明豔,只是树下,湿泥微涸,杂乱的野草零星地生长著,却有些枯黄。无人照料的枝叶微垂,了无生气的模样令人心生怜惜。
院中的石墩上铺上了一层浅灰,手指划过,留下弯弯曲折的痕迹,宛如离人清泪,微缺微残。
以前的时候,怀瑾常常坐於院中,石桌上是一壶清茶,静静的,一坐就是一整天,这个习惯似乎是从小就有的,只是儿时,他的静被孩子们唤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