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页)
北堂曜月沉着脸道:「婚礼要尽快。今天唐正言从朝上回来,立刻派人去请他过来。」
第十五章
唐正言今天在朝廷上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皇帝第一次发现他有做御史的才能。这口才,把那个告他的御史和他叔父方之云说得哑口无言。
「当年我带着两个弟弟离开方家,已去府衙办了销户,一应手续俱全。说我拋家弃祖,这个罪名我不敢当。当年家慈过世不到三年,孝期未过父亲就要扶正妾氏,以妾为妻,这等礼数闻所未闻,如何对得起先皇赐下的‘礼仪之家’四个字?」
唐正言对那御史和方之云说完,转向皇帝,道:「臣不敢说家父之过,然让臣认妾为母,臣万万不敢从命。
「且那妾侍十分不慈,臣幼时几次险些死于非命,一应证据都指向那贱妾,奈何父亲偏爱,竟不追究。臣死了不要紧,奈何两个弟弟年幼,嗷嗷待哺,臣如何才能保全他们?万不得已,被逼得离家出走,事后父亲也未曾派人追来。
「臣听说家父已将臣兄弟三人从族谱中除名,也是认同了臣离家改籍之事,实在不明白为何现在宋御史和方大人又出来指责臣,还望皇上为臣作主。」说完两眼通红,隐忍泪水,一副委屈不甘的模样。
东方昊晔出列,道:「皇上,唐探花所言俱是事实。出户户籍和改姓的新户籍经过验证都是真的,官府也有备案。且唐探花所言方之海的侍妾申氏,确实曾经在唐探花幼时几次谋害其与弟弟唐正礼,有方夫人唐氏的奶娘及原方家的丫鬟夏枝为证。」
说到这里,他一甩袖子,冷冷地瞪着方之云道:「堂堂书香门第、福州世家,竟然以妾为妻、谋害嫡子,如何配得上先皇‘礼仪之家’的赞誉?臣请皇上收回方家的御赐金匾,将那申氏收拿归案,严加审讯!」
静王可不是吃素的,他要把儿子嫁给唐正言,能不把唐正言的家世调查出来吗?早在唐正言上京科举前,东门的暗卫就把唐正言的身世查得清清楚楚,甚至连当初官府备案的出户户籍都拿了回京,免得被方家先一步做什么手脚。
方之云暗暗叫苦。他与嫡亲大哥关系并不亲密,方家嫡庶之分十分明确,地位相差很远,这也是申氏为何谋害嫡子、一心想要上位的原因,否则她的儿子将来能分到的家产十分有限,即使方之海再怎么庇护,族中的长辈也不会允许。
方之云只是按例回京述职,他离家很早,只在唐正言年幼时见过几面,印象不深,根本也没认出现今朝上的唐探花就是他那个嫡侄。偏偏跳出一个宋御史,也不知受何人指使,还是正义感发作,非要参唐正言拋家弃籍、背离祖宗之罪,还拉着他上朝作证,真是平添一个大麻烦。
他刚才在朝上并未多言,对作证一事也是含糊其辞:「臣离家已近二十年,先在京中修书,后外放长沙、云州为官,很少回福州老家,对臣那嫡侄印象也不深了。这唐探花看着是有几分与我大哥相似,但是与不是,臣也不敢妄言。」
可即便他这么说,也架不住唐正言朗朗清脆的一番话,不由老脸通红,暗骂大哥糊涂,竟然宠妾灭妻,甚至放弃三个嫡子,该不会是被申氏那个狐狸精下了什么迷魂药了吧?族中的长辈们也不管管?
他却不知,族中长辈也被申氏蒙在鼓里,只说大少爷好清静,去庄子里念书了,而方之海也不愿意家丑外扬,一直没吭声,直到第二年年底祭祖时,才有几位族叔发现族谱动过了,方正言方正礼的名字竟然都被抹了去,但此时唐正言带着弟弟们已经走了大半年,找也找不回来了。
唐家村十分偏僻,是唐母私下在娘家祖籍购买的,方家人并不知情,申氏又拿出族长夫人的派头,私下贿赂了几位族叔,这才没有追究。但私下里大家哪个不说方之海糊涂呢?就是方老太太也在三个孙子出走后第二年就病死了,据说是气的,也是报应了吧。
且不说这些,方之云此时听静亲王这么一说,心下就凉了,静亲王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方家这礼仪之家的牌匾是保不住了。
果然,皇上随即就下旨撤了方家的先帝牌匾,并申斥了方之海,又命人将那申氏捉拿归案。
静王爷早就将那几个证人都找了来,动作之快让唐正言都暗吃一惊。
那宋御史也没落什么好,皇上虽没罚他,但也没给他好脸色。要知道葡萄也是皇上从小疼爱的亲侄子:朕这边刚赐婚,你那边就给朕的未来侄女婿找麻烦,这不是打朕的脸吗?
退朝后,东方昊晔也不避嫌,亲热地拉着唐正言的手:「贤婿啊,你今天朝上那番话说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