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页)
目前,朱晨军队最欠缺的是士气,这正是青冥军队所拥有的。
自从唐大将军倒下,未曾出现在战场上以后,岳军,成了无敌将军,青冥国的士兵信心膨胀,什么都不怕。
相反,朱晨国的军队却畏首畏尾,上战场成为了送死的代名词。
唐武扬到来之时,岳军观望了几天,后来还是采取先前的战略,每日叫阵。唐保国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由唐武扬和唐夫人带兵迎战,胜少负多。几次下来,兵力折损了不少。
急得唐保国顾不得身体,上阵迎战,形势并没有好转。
跟唐保国一样不顾修养身体的还有郑卫国。
郑卫国同一年前相比,真的是变了好多,苏思哲差点没有认出来。布置作战方阵时严肃的表情,像个真正的男子汉,唐武扬不得不承认,自己有点敬佩他。
一年多不见的郑卫国和苏思哲,本该好好叙旧,可是他们什么都你顾不上,一心加入到战争中去。
唐武扬深深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父亲的身体有可能被累垮不说,爷爷这样时醒时睡,睡了在梦中作战,醒了就招呼武副将研究战术,不知道何年何月才好得了。
他实在是想不出好办法,找到苏思哲发气:“喂,你不是奉命担任我的军师,现在我的军队吃了败仗,你作为军师,为什么没有拿出好的作战计谋?”
苏思哲像是早就在等他这样问,对唐武扬说:“我心中倒是有一些想法,不是在唐将军是否愿意一听。”
“你说说,我看看能不能找到灵感。”
“青冥军队,除了岳军作为主帅,还有谁统领?”苏思哲问了唐武扬一个很白痴的问题。
唐武扬鄙视的看着苏思哲,“苏少爷,我不知道您整日里心思都放到什么地方去。青冥军的统领,应该是身份珍贵的太子,其次才到岳军。”
“将军可知太子和岳军的关系如何?”
“苏公子,您还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太子和岳军不合,是天下共知的事情。有传言说岳军其实是青冥皇帝流落在外的私生子,才会得到皇帝的大力栽培,无限信任。
太子惧怕岳军一路过关斩将,给青冥立下赫赫功绩,深受皇帝和百姓的喜爱,威胁到他太子的地位,才会自动请缨,前来战场,为的是分一份岳军的功劳。
当然,若是能抓到他的把柄,就更好了。”这些青冥国的秘史,是最朱晨国百姓最爱的茶余饭后的话题。唐武扬整日里混迹于鱼龙混杂的花楼之中,得到不少消息。
苏思哲待唐武扬讲完了八卦,高深莫测的说:“你说,有没有可能岳军这次打了胜仗,青冥国皇帝就将皇位传给他。”
“他们青冥国的事情,关我屁事,你难道想他们打赢我们?”想到苏思哲可能有这样的心思,唐武扬很冒火,“苏思哲,你不能因为恨我,想看见我出丑,就希望我们吃败仗吧。苏思哲,你的心肠真歹毒。”
听得唐武扬这样说,苏思哲露出受伤的表情,“唐武扬,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我也没有恨你。”
“那你为什么说岳军打了胜仗,青冥皇帝就将皇位传给他。”
“你忘了我前面加的条件,有没有可能。我只是在假设。”
“你为什么不假设朱晨国打了胜仗,岳军和青冥太子会怎么样?”
“朱晨国打胜仗不是假设,而是必须。”
“真是搞不懂你,说话前后矛盾,你能不能不拐弯抹角,把话说清楚?”
苏思哲有点挫败,“这样说,如果青冥皇帝将皇位传给岳军,太子将会怎样?”
“当然会很悲惨,说不定还会丢掉性命。”废太子,还能指望有好下场?
“所以,你觉得,太子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唐武扬摇头,“肯定不会。如果青冥皇帝说岳军打理胜仗就将皇位传给他,太子一定会想方设法的让岳军吃败仗。”毕竟,一次战事的胜负,和皇位相比,对某些人来说,后者要重要得多。
唐武扬想到这一层,突然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要散布皇帝要立岳军为太子的消息,让他们窝里斗。”
苏思哲点头,“唐将军很聪明。”
唐武扬赞赏的看了苏思哲一眼,“军师真厉害,不愧是苏家人,想出这样的损招,换做我们唐家人,绝对想不出。”
面对这句貌似夸奖,实则挪揄的话,苏思哲干瘪的说了一句,“多谢唐将军谬赞。”拂袖离开。
唐武扬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