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页)
可是,他们都不让他去,说他经验不足,还是好好在京城里呆着为好。
唐武扬这个时候才感受到,爷爷真的是太保护自己了,若是永远不出去,又怎么会学到经验,又怎么会成长?
爷爷已经老了,身体大不如前,每每听到爷爷要出征的消息,唐武扬的心就揪成一团,朱晨国,不能只倚仗一个唐大将军和唐小将军,应该还有他唐武扬。
记得一年前他们从皇家学院里结业,唐武扬无论是兵法谋略还是武功比拼,都名列武学院的榜首。当时唐武扬足足兴奋了三天。
终于结业了,终于可以离开学院这个牢笼,去外面广阔的天地遨游。从此天高任我飞,海阔任我游。
可是,不料,他所有期待的事情都没有发生,就在他还处于兴奋中之时,皇上便宣旨,任命他为从四品城门领,这一当,便是一年。
反而是第二名的郑卫国,竟然跟着爹爹打仗去了,虽然官职比自己低,可唐武扬觉得这才是自己应该得的职位,男人应该干的事情。
爷爷和爹爹从小就教育自己,男儿当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可如今,自己竟然在京城安详度日,真真是白白浪费了这些年的用功。
就这样任思绪在脑海中游走,唐武扬撞上了人都不自知。
然后,他抬头,看见了同样一身官服的苏思哲。见到苏思哲之后,唐武扬的心情突然所有好转,不为别的,为的是,苏思哲比他倒霉。
当年他和李梦兮轰轰烈烈的爱情,到了如今也没有开出美丽的花朵。他们还在等,等公主成亲,可是,公主不顾百姓的非议,到现在还心安理得的住在皇宫里,他们怎么敢有轻举妄动?
别说提亲,连见面都少得可怜。
唐武扬时常听自家妹妹说起李梦兮的情况,总是闷闷不乐,长吁短叹。
想也知道,李梦兮已经是双十年华,在整个朱晨国,除了在皇宫里的那位公主和李梦兮,谁不是十七八岁就当娘的。
身为男子的自己和苏思哲可以等,可是,李梦兮,还能耽搁几年?
这些年来,他们的故事慢慢演变,公主成为了痴情金枝,唐武扬成为不懂珍惜的负心人。无论如何,公主毕竟是金枝玉叶,身份比公主高贵,竟然为了区区的苏思哲,不看其他优秀的男子一眼,何其可贵,何其情深。苏思哲却还是死守着李梦兮,真是不识好歹。
每当唐武扬听到手底下不懂当年事情经过的人谈论起公主是如何如何大度,如何如何优雅,如何如何痴心的时候,唐武扬真的好不容易才忍住不笑,然后鼓励他们:“年轻人,身份不是距离,喜欢就勇敢去追,公主不是那种介意门第的庸俗的女子,说不定,你们之中有人能够与公主谱写恋曲,成为传世佳话。”
没想到还真有人当真,每日精神抖擞的站在公主给皇上请安的必经之处,却不想,公主从来没有正眼瞧过他一眼。
这年头,什么公主侍卫的爱情佳话,大概,只有戏曲中才有吧。
唐武扬当着苏思哲的面走神,让苏思哲有点郁闷,他就没有存在感到这个地步,当年,自己也算是文学院的第一人,只不过如今落魄到替皇上品鉴书画而已。
翰林院侍读,听起来很有气势的一个职位,官位也不低—从五品,每天做的事情非常轻松,帮皇上鉴定书画的价值。可是,苏思哲宁愿去外面做一个九品县令,也好过在在皇宫里当摆设好。
如此说来,苏思哲和唐武扬算得上是同病相怜,但并不惺惺相惜。
苏思哲见唐武扬将自己当空气,好心提醒,“唐大人,您撞到下官了。”
唐武扬回过神来,对了,好像是有那么一回事,“不好意思,实在是对不住,本官一本心思的考虑将新来的禁卫军安排到拿道城门守卫,没有注意到侍读大人,实在说该死。”不管怎样,唐武扬手中至少握着几千精兵,比苏思哲实在是好了太多。
“呵呵,唐大人这回可要小心些了,切莫再让宫中的宵小之辈将宫中的宝物私运出宫。”苏思哲说得是前几日的事情,贵妃娘娘生辰,想佩戴当年皇上送的定情之物,却是怎么也没有找到。
本来这件事情贵妃娘娘也没有怎么放在心上,就是当下有些着急,毕竟是定情之物,不见得有多贵重,但意义重大。
但是不见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没有想到,第二天,服侍了她多年的沁心,竟然悬梁自尽了。贵妃当时还没有往首饰失窃的方面想,就觉得她伺候了自己这么些年,没有出过大的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