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1/4 页)
马璘匆匆看了一遍,点了点头道;“多谢陛下!微臣蒙陛下重托,定然尽心竭力不辱使命!”
李隆基放声大笑:“好!很好!朕就在这长安城里等着,看你能用大唐之剑为大唐之犁开辟多少土地!”
马璘看向天子,从这位老人脸上看到的是彻底的信任,心中不由得也是有点儿感动。
诏书上写的这些,可谓是乱命。这位年迈的大唐天子似乎已经忘记了帝王心术,这完全不是一个上位者正常的姿态。
然而这份信任是真实的。
显然自己立下的这份大功,对于他来说极为重要,所以他才会做出这种不同寻常的决定。
自己委实没有什么野心,只是想要让汉民族彻底占据河中之地,阻断胡大势力向河中的扩张而已。其它的地方早晚都在中国疆域之中,并不在自己的目标之内。
不过既然天子对自己这般信任,自己也许应该为他多做一些事情。
根据原来的历史推断,天子的寿命至少还有九年。九年的时间,足够自己建立不少的功勋了吧。
……
李隆基一脸色笑容,看着马璘便如同看着一个子侄辈一般。马璘心中一动,跪下叩首道:“陛下,微臣有一事相求!”
“说吧!”李隆基温和一笑道。
“国公为相,我蒙陛下赐婚,乃是国公的女婿。翁婿二人一同为相,于理不合,是以微臣斗胆想求陛下恩准,让我和杨氏解除婚姻之约。”
“不允!”李隆基摇头笑道,“此事万万不可!”
第一百四十七章朕全允了!
“为何?”
明知无用,马璘还是忍不住多问一句。
李隆基笑道:“幼娘那丫头求到贵妃那里,贵妃又求到朕的面前,这才有了这桩姻缘。朕若允了你,贵妃面前须无法交待。怪就怪你在河中之地立下堪比班超陈汤之功业,惹得人家丫头动了心思。解除婚约之事再也休提,等朕找个合适的日子你们就完婚吧。”
“杨卿今日失态了些,不过事出有因,你拜相之时他事先并不知晓,今日失了度量也是情有可原。杨卿也是忠心为国之人,你们翁婿二人一同为相,此乃佳话一段,马卿,今日之事你勿要记恨,其实在朕没说让你拜相之前,杨卿很是为你说了不少好话。”
“等你和幼娘那丫头成亲了,你和杨卿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就要好好相处,勿要生什么嫌隙。马卿,完婚之事不可推辞,怎么说你也三十的人了,再不成家就对不起父祖了。”
李隆基温言相劝,情意真挚态度和善,马璘见天子如此,不由得咧了咧嘴角,无奈的点了点头。
天子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再多说就是上脸了。也是,在这个时代男人三十不成家的确是异类。
看样子今日是无法解除婚约了,只能是另想法子。
他这是第一次站在朝堂之上,也是第一次感受朝堂上的风云激荡。天子的超规格的封赏和杨国忠一党不顾一切的阻拦都是他未曾想到的,当杨国忠说起长安游侠之事时,他差点儿就想从勤政楼上逃出去。却没想到天子轻轻的一句话。便解决了他所有的问题。
在朝堂之上。杨国忠包括以前的李林甫都是浮云。所有人的荣辱兴衰,都只取决于这位老人。自始至终皇权都牢牢地掌握在他的手上,一直没有旁落过。
“启禀陛下,微臣还有要事上奏!”趁着现在天子高兴,马璘准备把最重要的事情说出来。
“说吧。只要不是解除婚约这事,其他的朕都能允你。”李隆基看着马璘温和笑道。
马璘自怀里掏出一封奏章,双手恭敬地捧着。中书舍人贾至快步走了过来,拿过奏章呈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展开奏章看着。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
看完之后,李隆基哈哈大笑道:“好!很好!马卿,持盈说得不错,你果真是朕的福将!准了!朕都准了!”
“多谢陛下!”马璘大喜,心中最后的一块石头终于放下。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什么是国之栋梁?这才叫国之栋梁!”李隆基畅快大笑,“贾卿,把马卿的奏章念一念!各位爱卿,你们都好好听着!朕要让你们明白,为何马卿能够拜相。成为朕的股肱之臣!”
马璘看着李隆基,明白这位天子开疆拓土的野望一直没有停止。所以看到这封奏章才会这么高兴。
这封奏章的内容他在安西时和封常清斟酌过多次,把河中的现状和移民的具体计划全部包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