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页)
她跟父亲一说,父亲这才想起这件事,忙让人去庄子上通知大少爷,务必让他连夜赶回。
沈淇总觉得自从接到圣旨后,父亲一直心神不宁,很不像他平日的作风,但又说不出哪里有问题。
果然,傍晚时分,沈严松便把沈淇叫到了前院的书房。
待丫鬟布置好茶水,沈严松挥手让旁人都下去,书房内就只留沈淇一人。
沈淇见父亲神情严肃,也正了正心神,刚想开口,便听父亲讲道:“你一直是我们沈家的掌上明珠,家里长辈将你保护的太好,从不肯让你知道朝堂上的明争暗斗,但今日皇上已下旨,为父不得不叮嘱你两句。”
果然是为了今日皇上的旨意,沈淇原先并不觉得有何不妥,如今听父亲如此说,便知其中大有文章。
“皇上让我们去俸林书院读书,莫非和朝政有关?”俸林书院旨在为朝廷培养人才,可是让她们这些女子进书院,又是为何?
“你知道的,为父不可能告诉你太多,有时候,不知道才是最安全的,为父希望你一直无忧无虑,做我们沈家的掌上明珠,如今看来,怕是不能了。”沈严松不禁叹息,眉头紧皱,望着沈淇的眼中满含深意。
沈淇走到父亲跟前,蹲下身趴在他的腿上,不知为何,她的心中强烈的不安。
“父亲,女儿是沈家的大小姐,理应担负起沈家的责任,其实就算您什么都不告诉女儿,女儿也知道,皇上一直忌惮着我们沈家,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后半句沈淇没有说下去,她是怕真的有这么一天,可沈家对大秦朝一向忠心耿耿,大概唯一的错处,便是锋芒毕露。
听沈淇这样讲,沈严松竟有些欣慰,这样的心思,怕是能够进退得宜,将来也能少些灾祸。
“你明白这些就好,你们入书院的目的并不单纯,但为父尚不能确定,只等你入了书院后,看情况而定,再有,一定保重自己!”沈严松将手放到沈淇的额头上,为她理了理额前散落的发丝,有些事,他还没做出决定,但看着这么乖巧懂事的女儿,他又如何舍得?
沈淇伏在父亲的腿上,恬然一笑,“有大哥在,您就放心吧。”
“赫儿他……”沈严松犹豫,终是开口,“赫儿不去书院才是最好的,对于皇上而言,我们沈家,有你一个就够了。”
006。入俸林书院
沈淇不能完全听懂,不禁问道:“可是皇上下了旨意,大哥不去的话,岂不是抗旨吗?”
“他当然会去,但不会待的太久,树大招风,沈家是该收敛一些了。”沈严松将沈淇拉起来,让她到旁边坐下。
“还有一点,明日入书院后,不管你和谁走得近都没有关系,但是切记,不可与姬家世子过多往来!”
沈家身为当朝第一世家,在朝堂上关系盘根错节,沈家二老爷常年在外经商,家中财富富可敌国,一直为皇家所忌惮,但姬国公府是唯一能与沈家比肩的大家族。
也正是因为如此,沈姬两家的关系向来冷淡,一是源于两家的自觉,二来则是皇上的授意,大秦朝唯一可比肩的两大家族若是联合起来,怕是会让皇上寝食难安的,如此不可不防。
是以沈严松让沈淇不得与姬家世子过多来往,她心中了然,就算父亲不说,她也会这样做的。
和父亲谈过之后,她反倒觉得心中放松不少,最近一件件大事接踵而至,压的她快喘不过气了。
她只要端着沈家大小姐的尊贵,行为处事自是错不了,这些年,虽然父亲从不让她知道朝堂上的事,但家中的教养却一点不肯放松,很多事,从旁人口中得知,她便可推敲出一二。
只是终有一事让她心心挂念,父亲让她不要再关心三皇子的事,哪怕在外面听见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要理会。
沈严松这样讲,也是因为心中担忧,俸林书院里都是世家子女,多多少少对朝堂上的事也知道一二,就怕到时候有些事情让沈淇牵扯其中,是以提前嘱咐。
翌日清晨,沈赫终于是赶了回来,其实本来从庄子回来,无须这么久的,但几日大雨连绵,道路极其难走,沈淇本还担心大哥要赶不回来,现在也可放心了。
沈赫本也不大,比沈淇大三岁,也不过才十九岁,但因是家中的长兄,是故要成熟一些,平日里就帮沈严松打理一下府外的生意,但对这个一母同胞的妹妹,是捧在手心里疼着的。
沈淇等着疏桐将在书院要用的东西一一打点好,便跟着沈赫出门了。
行了近一个时辰,他们终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