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2/4 页)
扎到骊山脚下驻军的大营内。
林夕一边让赵武联系走私粮草和武器的商人,一边让他安排死士执行张仪的刺杀计划。而他则一边整合已经完全控制的军队,一边命令那些还不能掌控的军队集结,随时开赴巨鹿。
三天的时间飞快流逝。
三天后,新封征东大将军林夕率七万骑兵、十三万步兵总计二十万大军增援巨鹿。消息传出,举世震惊!
第四九章 风云即起巨鹿地
林夕身穿玄影盔甲,背披黑色披风,手拿三尖盘龙枪,坐胯举世难求的神马紫皇,行走在队伍最前方,当真是威猛无俦。
身后是林夕的嫡系部队破狼军。林夕东征巨鹿只带了七万破狼军,其余的全交给乔女。最后边是十三万不能控制的咸阳周边精锐。虽然这些人对突然冒出的林夕诧异莫名,不过终究是秦二世下诏书认命的(至于诏书是怎样来的就只有几人知道了)。众将士也只有听命行事。
大军浩浩荡荡一路东行暂且不提。
轩辕宝藏开启已有半月。寻宝之人几乎都是大有所获。当然,付出的代价亦不同。最惨的当然是把命都赔上。不过这些都不是最引人注目的,最引人注目的据说是一些神秘势力的出现以及大势力们间的相互摩擦。为了争夺金钱装备,冲突每天都在发生,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总数两千多万的NPC和玩家寻宝队伍迄今为止死伤已过三百万。由此可知,因宝藏引起的争斗是何等惨烈。而且毫无疑问的是,这个数字将会继续增大。
河东地区,巨鹿周边吸引了几乎所有华夏区人的眼球。因为这里正上演着一场决定大秦命运的大战。七日前,霸王项羽命赵王奢作先锋攻打潼河西岸的章邯军,两军大战几日,互有死伤。四日前,霸王项羽结舟作桥,在潼河之上架起数十浮桥,亲率大军猛攻章邯军。霸王之勇名不虚传,以一己之力击杀秦军无数。
巨鹿决战便在潼河岸边进行。此战杀得日月无光,潼河水尽赤,尸体如山断潼水。一天一夜,义军在霸王项羽的带领下大败章邯军,秦军死伤近二十万。心寒胆丧之下,章邯退兵巨鹿城,暂时得以保命。大获全胜的义军只留少许部队留守潼河东岸的辎重,其余全部西渡潼河,把偌大的巨鹿城包围的水泄不通。
巨鹿决战若不出意外已成定局,各诸侯纷纷打起注意。章邯军败,大秦将无法在兵力上对义军形成优势,覆灭是迟早之事。军队数量的多寡,无疑是日后争霸胜败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不少人都起了收服章邯的念头。虽然章邯军大败潼河岸,士卒死伤众多,但仍有七十余万可战之士。而这其中尤以霸王项羽、沛王刘邦为最甚。
不过霸王却非本意。以霸王之自负,最希望莫过把章邯军全部屠杀,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武力,看谁还敢不服自己。而霸王最重要的智囊范增却极力反对,极力主张收服章邯。一番争执之后,霸王项羽闷闷答应,心中亦多有不满。
沛王刘邦虽勇不能沙场杀敌,智不足以安邦定国,但却极有识人之能,而且从善如流。因此颇多勇武智慧之人为之效力。手下谋士萧何、张良、陈平无不是当世智谋之士。而从霸王帐下讨要而来的韩信更是用兵奇才。因此,虽然在兵力上与项羽略有不足,但并非没有一战之力。再如齐王、魏王、赵王等等亦是野心极大之人。整个义军之内可谓是矛盾重重。
大秦派兵增援之事自是无法瞒过义军耳目。五日前,增援部队抵达潼关,征东大将军强制命令潼关主将王离随军出征,留下一名不见传之人——萧狼,执掌潼关。
这一日,林夕率领的增援部队终于抵达巨鹿城西五十里外。斗志近无的章邯军精神无不为之一振。而原先四面围城的义军亦作出反应,撤消对巨鹿城西面的包围。但没有人说要趁着征东军远道而来之际给它来个下马威,盖因近日义军内部关系突然紧张起来。
原来是五日前沛王帐下谋士陈平突然被杀,而且连尸身亦被人抢走。仿佛是开了个头般,义军各部上至主帅下至普通士卒接连被神秘人刺杀。一时间,义军内部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有智之士皆说此乃秦军反间之计。然也极有可能是义军内部所为。盖因这些刺杀者来去无踪,唯一的解释就只有这些人隐藏在义军中。从始至终没有受到过骚扰的项羽军顿时成了众矢之的。加之霸王项羽为人刚愎自用,未曾出言解释,虽然范增极力承诺并非霸王军所为,但义军上下多有不信。霸王项羽要把义军一网打尽的流言甚嚣尘上。虽然理智之人不乏人在,认为不可能是项羽所为,但刺杀者无迹可寻实在太过怪异,唯一的理由只有是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