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1/4 页)
自行动。”
我已经顾不了那么许多了,现在只要胤禩告诉我真相,无论他让我答应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于是说:“我答应你,你说吧。”
“你当初可曾进府看过你父母的遗体吗?”胤禩突然提出了一个我从来没有想过也从来没有怀疑过的问题。
“你什么意思?”我微微皱着眉,心脏砰砰砰地乱跳。
“你先回答我,你到底有没有看?”
我闭上眼睛回忆起那弥漫了满条街的血腥味,我走近了,有许多人,还有许多官兵,我没有进去,我为了留住一条命报仇,而逃了。“我没有看。”
胤禩握着我冰凉的手,“所以,你有没有想过,虽然习家灭门。但是既然那个韵铎没有死,你的父母也有可能没有死。”
我僵直地站在那里,魂飞魄散,不知不觉地眼泪就顺着眼角流了下来,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血案发生后一直深深压抑在心底最深处,谁也看不见的苦与酸一起涌上心头。渐渐地苦与酸变成了欣喜和激动,爹爹和娘也许还活着,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里活着。只要他们还活着,其他的都不重要。“他们,他们现在在哪里?被谁救了?他们为什么不来见我?难道出什么意外了吗?”
胤禩摇摇头,“他们没有被谁救走,只是在血案发生的那一刻被人劫走了。之所以这几年他们不来找你,也没有任何讯息,是因为……”
“因为什么?”我焦急地问,天啊,不要这样,不要让我的心忽上忽下,不要让我在惊喜后又变得失望。
“因为……他们被二哥囚禁在山东。”
“二哥,什么二哥?”我转过不弯地问。
“还能有哪个二哥。我的二哥,我的太子二哥,爱新觉罗胤礽。”
第三卷
第二百三十一章 知彼
是他?”我摇摇头,“说不通……不,太子他掌管户还兼管着内库,他手里怎么可能缺银子?”
胤禩缓缓地摇头,严肃道,“你既和四哥接触过,就该知道他来江南是为了盐税和米粮案。”
“我知道。”
胤禩的脸色有些奇异,沉声道,“户部报称尚有库银五千万两,可是四哥稽查之后的结果,几乎全是借条。实际库存银子不足一千万两……”
“啊,竟有这事!”我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叫。在我的记忆中,这应该是七八年后才会被揭露出来的事情。难道从这时,胤礽就已经开始亏空国库了吗?国库银子竟被借光了,假如一旦国家有了内忧外患,将何以应付?既然没钱,康熙还要南巡?这与打肿脸充胖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过了好大一会儿,我收回思绪,喃喃地说道:“好好好,好一个太子,万岁爷把治国理财的事儿交给他办,他竟然管成了这个模样。真是个贤明的太子爷……”
胤禩看我一脸忿忿不平之色,他严肃的脸上露出了柔和之色,一边轻抚着我的头发,一边说,“四哥带着小十三来办这趟差,说白了就是替二哥来补窟窿的。其实二哥也没闲着,他也拿着钱去换回欠条。奈何花钱的地方太多,得钱的地方太少。因此,他便动了歪脑筋。”
有些茫然,我开口问道,“京城的商贾富户多得是,论有钱。怎么也排不上我们这刚刚落脚的外乡人啊!”
胤禩眼神古怪,随即幽幽叹道,“我真不知道该说你单纯,还是该说你是在一些事情上糊涂的要命。这就是所谓地关心则乱吧。”
我突然发问,“难道你是说杀生?”
胤禩坦然地说。“能在京城落脚并发展壮大的商贾,要么是背景深厚。要么是为了生存投靠在王公贵族或者是重臣门下。”
“你甭说了,我明白了。”已经被气得浑身发抖不说,就连脑袋壳都有些发懵。我冷笑道,“哼……哼……哼……哼……我明白了,我明白了!”猛地拔下头上的一根银簪子。对准自己的手狠狠地扎了下去,我咬牙切齿地说:“既然是这样。我真是再也找不出任何名目,让万岁爷扫兴。不管封我做什么,我这个长辈当定了。”
胤禩抡起胳膊打在我的脸上,一缕鲜红地血顺着我的嘴角淌下。我啐了一口血沫子,嘿嘿冷笑一声。恨恨地盯着胤禩,“只要我想做地事情,谁也拦不住我。天王老子都不成!”
胤禩怔忡片刻。冷笑道,“那你的被关在山东的双亲,他们还能活吗?你把他们置于何地?若是让人知道你根本不在旗,只是个汉女。这可是犯律的大事,轻则打一百棒子扛枷示众,重了就得活活勒死。就是君冥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