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荣府自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娶的也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而护官符所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余在籍。);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分。)。
现在宁府倒如书所述,贾演已逝,四子分了家,贾代化袭了官,长子贾敷;至八九岁上便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也已成了家生了儿子,岁数倒是比贾政还大上一岁,取名贾珍。荣府,大体上也没错,只是这长子贾代善前还得加个“嫡”字才符合现状。贾政现在的爷爷贾源还在世,所以称其为老爷,贾政的老子贾代善为七爷上面有三个庶子,年岁都老大的,分别为二爷三爷四爷,大爷五爷幼年即殇,六爷也未及娶亲就没了,这大爷五爷为太太所出代善嫡亲兄长,当时太太痛失爱子时状若疯狂,据说当时处置了许多服侍不上心的下人,就连老爷也因心情不好狠罚了当时得宠的两个姨娘,只是这背后还有什么其它猫腻现在贾政不得而知。可能是当时伤心太过,太太的身子着实将养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也未见有孕,渐渐的都死了心了,没成想临了竟又有了,精心保养,十月怀胎,瓜熟蒂落时还是个小子,竟把老爷乐得嘴都合不拢,夫妻俩自是事事小心极尽宠爱。所以这荣国府的七爷虽说岁数上比他几个庶哥哥差上老大一结子,却是个正正经经的嫡长子。
大概是祖上保佑加上老爷太太的精心呵护,这嫡长子倒是平平安安的长大成人,虽有些小病小痛倒也无碍。这七爷也是极为难得,虽被老子娘这样宠着,也没养成纨绔骄横的性子,也有几分才华,现也当着个不大不小的官,在朝上倒也能帮衬老父堂兄。家里给他娶的正妻是金陵史侯嫡女,夫妻相敬如宾,日子也甚和美。这七奶奶到底是大家出身,通身的气派,也知书达理,贤良淑德,甚是合了长辈的意,进门时虽才是个重孙媳妇,就让帮着料理家务,让太太得了好大的助力。
这七奶奶的肚皮也很争气,第一胎就是个儿子,就是这七房的大少爷,贾政的大哥,单名为“赦”,老爷太太甚喜,竟抱到身边亲养,二胎竟又得男,取名贾政,也就是现在的贾存周。不过,除了七奶奶连连生男,不管是七爷成亲前的通房,还是后来七奶奶给纳的美妾,这些年来竟无一人生养。七爷也不计较,在他看来七奶奶是正室,她养的儿子才是正经儿子,那些妾不过是寻乐用的,平日里除了对七奶奶恩爱尊重外,对其它的妾室都一视同仁,偶有宠爱的,过后也就丢开手。至于妾室没有生养,他倒认为是个好事,幼年的一些耳闻及经历让他认为妾室有了子息反倒会心大了难免生出些不该有的心思,与其日后不的安生,不如一开始就没有因头。也因着他这样的态度,七奶奶也越加的大度,对这几个妾越加的和颜悦色,平日里这些人请安立规矩时倒也一片莺莺燕燕满屋的和乐,反倒是七爷不加以颜色。
这七爷顺心,七奶奶贤惠,又得丈夫敬爱,还掌着家,更是有两个儿子傍身,七房的日子看着美满舒顺,却也碍了有些人的眼。有些人就是这样看不得别人过得好,总以为别人是抢了他们的东西,却重未想想这些原本就不该是他们所肖想的。
这些天来,贾政除了在七房混,更是借着请安的机会常常逗留在老爷太太处,原本的打算是想跟着七房大少爷贾赦多相处一下的,毕竟这是他的大哥,兄弟俩应该亲热些的。只是没想到这兄弟俩的感情怎样还不好说,却让他看出了一些别的热闹来了。
这是一个讲究规矩的时代,每日里,子孙向长辈们的晨昏省安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每日里贾政都可以看到其他几房的人,几日下来了,贾政明白了,感情这曹泰斗写的是四大名著之爱情悲剧,到他这里却成了豪门大院的宅斗戏啊。
二爷三爷四爷年纪都一把了,相对的,这二奶奶三奶奶四奶奶年纪也不轻了,而他们的儿子女儿一大帮子,大的比他爹年纪都大,小的还抱在怀里,这么多天下来他都还没认全,几天下来,他也不急着认人了,一来他们的交集并不多,二来他年纪也小,身边会有人提点,三来他身份比他们都尊贵,记不住人又如何?每天这些人乱哄哄都在院子里等着太太叫,太太也不是天天见他们,高兴了就叫进来见见,烦了就让他们等半天再打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