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页)
手在笼子上面拍了拍。
就在这一刻,我看到三具“尸体”仿佛一起开始流泪,它们木然又冰冷的眼神里有一种眷恋和渴望。
无法形容这一幕,让人心底震撼。三具不知道躺在这里多少年的“尸体”,泪流满面,泪水从眼角流出,流过布满斑斑苔藓的脸庞。
“这个,肯定是在八渡古寨外面守护水道的铁甲人,也就是昆仑奴。”老安道:“除去生活在昆仑山的西王母部族,世界上没人再可以培养出这样的昆仑奴。”
“那你的意思是?”我很疑惑,最后一代昆仑奴被培养出来不久,西王母部族就随着匈奴人的入侵而消失了,从此之后,西域各国再也寻找不到真正的昆仑奴。那么时隔了两千多年,距离昆仑山遥遥千里之外的黔南,会有昆仑奴?
“只有一个可能。”老安道:“这些昆仑奴,是八渡古寨的人从昆仑山挖出来的。”
“我懂了!”我恍然,道:“八渡古寨和昆仑山的西王母部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甚至,会是他们的后裔?”
“绝对不会。”老安不易觉察的叹了口气,看着铁笼子,道:“如果真是西王母部族的后裔,他们绝对不会这样对待昆仑奴。”
老安这么一说,就让我愈发对八渡古寨的来历感觉怀疑。
嗷。。。。。。
就在我思索的时候,一声很清晰的喊叫,骤然从远处飘散过来,那声音还是老神棍的,但是他仿佛受到了什么强烈的刺激,这阵喊叫几乎已经不像是人发出来的。我立即站了起来,朝远处望过去,除了星星点点的油灯光,其余的一概看不到。
“我们走吧,速度快一点!”老安暂时丢下月牙坑里的三个昆仑奴。带着我们继续向前,漫长的隧道不知道还有多长,但是油灯越来越稀疏,我们一路走,没有遇到任何阻滞,不知不觉中已经前进了有四五百米左右。
油灯完全消失了,隧道可能也到了尽头,隧道之后,是一个呈椭圆形的空间,大概七八十米长,在空间的正中,地面裂开了一道至少十米宽的大裂缝,油灯就是在这里消失的。我们观察了一会儿,不得不打开手电,这样才能看清眼前的一切。
那条巨大的裂缝吸引了我,手电照耀下,我看到裂缝里有很多很多木头以及金属参杂而构成的架子,架子牢牢的固定在裂痕壁上,这可能是方便人上下的脚手架。我还没有完全看清楚裂痕下面到底有多深,就从里面再次传出了老神棍鬼哭狼嚎般的叫声。
叫声依然模糊,听起来却让人心神不宁,至少我心里非常不安,只想着能快点找到他。
“等一下。”老安拉住我,犹豫了一下,朝布满了脚手架的裂痕中望了一眼,然后对我道:“这个事情肯定不对。”
“怎么?”
“你不觉得,这道声音从出现开始,就一直在把我们朝一个地方引吗?”
第一百一十二章攀爬中的危机
老安的话如同醍醐灌顶,之前我一直在惦记着那道声音,一路跟来,没有顾得上多想。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从这里到水帘洞的入口,距离很远,除非那种凄惨痛苦的喊叫声是不停移动着的,否则我们在洞外就不可能听到。
而且这么一说,我对那种声音又有了新的想法,声音听起来模糊又真切,细细的回味,总觉得它有点飘渺。当然,这不能排除因为地势和空间的影响,导致声波在传导中出现了变化。反正我的心里已经不再平静,站在巨大裂痕的边缘,左右琢磨。
“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退回去吗?”范团在旁边问道。
“不用。”老安朝裂痕下面望了一眼,道:“如果这条路必须要走,那就走下去。”
老神棍的喊叫声仍然在不断的响起,裂痕之下,是一道规模很大的地层断裂带。密密麻麻的脚手架遮挡住了一部分视线,八渡古寨的人在这里经营了不止一代,这种规模的脚手架不是二三十年就能搭建出来的。
老安的判断可能对我们来说不是个好消息,但我不再继续想下去了,有些事情就如他所说,尽管知道危险,却不得不做下去,如果仅仅要逃避保命,那还不如干脆不来八渡古寨。
我们开始尝试着朝下面爬,这种脚手架的构造有些复杂,不过正因为这样,人爬在上面的时候即便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偶尔失手,也不会马上就自由落体般的掉下去。然而当我跟着老安朝下面爬了大概有六七米左右,随即产生了一种感觉,我感觉就在这下方的黑暗里面,有不止一双眼睛正窥视着我。
这种感觉很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