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部分(第1/4 页)
�艘磺Ф嗄旰蟛辉偈艿礁�蟮那�瑁�庋�奈��潜匦氲模�彩侵档玫摹�
但不管怎么着,李世民的声望已经达到了顶点,民间已经有人开始称皇帝为一代圣君了,将其和轩辕大帝,和三皇五帝相提并论,甚至还有人质疑,三皇五帝有当今圣人如此的丰功伟绩么?应该将圣人排在三皇五帝之前才对……)
p
第七二三章 众望所归
也有许多人赞扬王况的,说王况功可比太公,成就也越了太公许多,程老魔王还私底下透过程处默来提醒王况,要注意为人低调,可别因为功高盖主而引火烧身
王况只是一笑,没人知道他和李世民之间有过那么一段谈话,而且,早在大战开始,王况就已经让魏小五的长安车马行到处散布消息说,这一切的策略,都是圣人提出来的,建安侯不过是一个执行者罢了,相信不用多久,这个流言就会传遍大江南北
王况无心权位,他的目的不在这里,这也和他的性格有关,打小,他就不爱和人争,也不大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这也是在帝王集权的时代,王况才会稍微注意一点天下人的说辞,毕竟,在这里,可不止他一人,有兄弟,有长辈,还有晚辈,以及许多跟着他王况想混个出人头地的人,如果王况倒霉,遭殃的一定是一大批
若是放在后世,王况就是向天下人宣布,他想当总统也没个屁事,因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谁都有资格问鼎那个位置,只要看百姓们认不认你就是了,当不了,那是能力不够,布局不够,人脉不够,并不会因此而获罪而在这里,哪怕王况就是真个的想,那也得憋在心里
王况曾经担心的长孙皇后和自己的事情终究没有半点消息,三四个月过去没动静的时候,王况就知道这是自己庸人自扰了,身在皇宫,皇族内又岂没有一些隐密的手段来预防呢?如果这个时代没有预防手段,那么勾栏院里岂不是年年都有一大堆的孩子出生?就王况自己知道的,也是看小说看来的,很多年前,就已经有了用枣核来预防的了,具体用法是不知但显然效果应该不会差的,否则也不会流传那么多年
自那次之后,长孙皇后就再也没见过王况一面,而越是如此王况的心就加的安了下来,避而不见,恰恰是长孙心中有情的表现,同时,也未尝不是因为觉得对皇帝有那么一丝的愧疚,想就此了结这一段孽缘罢
传闻要封王况为郡公的事情并没有因为皇帝的回朝而实现,就因为李世民回来的时候高句丽之战的计划已经开始实施运转开来,同时安息的三十七城也已经移交给了大唐,这些都不在李世民的计划之中,可以说是过了他的预料,本来李世民只以为王况大概会利用他给的建州水军的虎符和对外决策权,对罗做点什么,不料王况却是下了这么大的一盘棋
好,既然你王二郎下了这么大的一盘棋朕也来凑凑热闹,所以就有了秦怀玉的大动作,秦怀玉因常去六诏寻药加之其人虽然不多言,但却是很随和,这些年里,跟五诏各部都有不错的往来,也深得五诏边民的信赖,有时候,五诏之间若是有个什么小摩擦小矛盾的,还会请秦怀玉出面调停,皇帝的亲卫队长来调停,这个面子可够大谁都买帐的
善于抓住机会的李世民早早的就抓住了这个机会,加之王况曾经也在舆图上画了出来,吐蕃的南边,其实是有缺口的,这个缺口,就在六诏边上只要能克服得了那湍急的河流,能朔流而上,就可以直捣赞普所在的逻些,于是秦怀玉就这么失踪了两年,就连秦琼老头也是说不知道秦怀玉上哪了,至于他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那也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反正程处默和尉迟保琳是肯定不知道的如果知道,也早就藏不住话,告诉王况了
不及时的封王况为郡公,正是因为大战已经展开,根据塘报,胜利是绝对的,能胜利到什么程度就不敢确定,但不管胜利到什么程度,按当初议定的计划,一年之后,都将结束高句丽之战,毕竟大唐国库再是丰盈那也是百姓们辛苦这么多年的成果,如果非要把高句丽灭了也是可以,但就有可能将战事一拖几年,这就不是王况的本愿了,大唐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还有许多地方需要用到钱呢
这就如同,买一件东西,需要一千元,而你这时候的月收入不过三千,那就要花掉你的三分之一的收入,可若是等到你的收入涨到了万元在来买,那东西的价格最多也不过涨一点,所要付出的比例可就要小得多了,就不会觉得有点贵了
贞观十五年底,当一切都暂时告一个段落之后,自贞观以来最大的一次封赏就开始了,位居首功的当仁不让是王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