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1/4 页)
刺刀龙旗!
张震看着那面刺刀龙旗,士兵看着那面刺刀龙旗,官员看着那面刺刀龙旗,百姓们也在同样看着那面刺刀龙旗
个新的时代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在江苏、在安徽、在江西,几乎同一时刻,都升起了这面刺刀龙旗!
在江苏、在安徽、在江西,几乎同一时刻,那条象征是耻辱的瓣子都给割去!
在江苏、在安徽、在江西,几乎同一时刻,士兵们都换上了象征着汉人的汉服!
大汉民族两百年的屈辱,在这些地方率先抹去!
大汉民族两百年的屈辱,在这一刻将会十倍百倍的索还!
八五七年六月十日,江苏反了!!安徽反了!!江西反了!!张震反了!!百战军反了!!
八五七年六月十日,三省军政府成立!
张震,自任军政府大元帅!
大独裁者张震,从这一玄开始正式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春雷,在这里炸响;民族复兴道路,在这里迈出第一步;那一声声的怒吼,很快就将会让整个中华大地为之震动!
时一八五七年六月十日,历史会永远铭记住这一天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三章水战再胜
更新时间:2010…7…3 15:07:50 本章字数:6388
“升军政府刺刀龙旗”。 随着这一声声音响起,在九江城楼,那面象征着一个全新时代到来的旗帜,正在那缓缓升起。
士兵们纷纷割下了自己的辫子。然后一条接着一条扔下城楼。
放下了千里镜,曾国藩面色一片惨白,尽管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可是当这一刻真正到来的时候还是忍不住长长叹息一声:
“反了,反了,张震,张震终于反了 ”
康雪烛面色铁青,带着仇恨的目光死死地盯着九江城楼,目光中的怒火,好像要把对面的百战军全部杀死这才甘心。
论到仇恨,甚至曾国藩也远远不如康雪烛
“立废通知朝廷,张震反了!”曾国藩有气无力地说了一声,接着忽然咬牙切齿:“攻城,全力攻城。命令阿古泰部,全力向我靠拢!”
九江大战,就在这一刻爆发!
又是塔齐布亲自带兵冲锋,但九江城楼之上,火器密密麻麻布设,一旦湘军接近,无数火器一齐开火,杀得湘军人仰马翻。
城下湘军火炮开炮,但没有多少时候就被九江之炮火压制。
城上城下炮火弥漫,遮天蔽日,曾国藩看得长吁短叹,心中忧烦不已,短短这些时候没有亲自和百战军交战,不想百战军的炮火已经犀利如此。
湘军那些好不容易从广东等的凑起来的火炮,在百战军炮火猛烈打击之下,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更加不用说想把九江轰出一个缺口。
塔齐布到甚是卖力,不管九江炮火有多猛烈,依旧指挥着那些湘军士兵,不顾生气前赴后继的向上猛冲
攻了整整一天,九江纹丝不动,而湘军却是损兵折将。就连千总也一口气死了两个,见此状况,曾国藩无奈下令暂时休兵。
曾国藩行中烦躁不堪,九江似乎成了自己恶梦,过去发匪盘踞,自己屡克不下,反而还一败再败,现在换成了百战军,局面却变得更加恶劣起来
“曾帅,九江布置严密,百战军火器又是极多,若是强攻只怕会徒增伤亡!”康雪烛在地图上看了好大一会,说道:
“卑职以为,既然硬打不能奏效,乃需另谋善策。先在九江上游的竹林店休整,之后由塔齐布率军继续攻城,牵制九江兵力,由罗泽南率军绕过九江,攻取湖口,彭玉麟与曾国华部队合力进攻梅家洲。如此分兵攻击,使百战军穷于应付。若有一处得胜,则可打开一个突破口。而后则可以迅速孤立九江 ”
曾国藩对康雪烛甚是信任,听了康雪烛的话,频频点头不止,随即命令各部立刻照此办理
此时谢逸眼看湘军退走,几天不再进攻,料定曾国藩必然另有所图。遂命各军密切注意。他估计湘军攻不下九江。将会转攻其他要地。便亲率小股部队,到上游各要处查看防卫情况。先乘夜至九江下游五十里的湖口视察,接着,又到了对面江心的梅家洲。
视察之后,紧急下令水军统帅连晓俊率领数千人马开赴梅家渊,并立即在洲上筑垒架炮,封锁江面,准备迎击湘军的水师进攻。让部将加强九江城防,坚守城垒,不要出城作战,利用枪炮火器打击攻城的湘军。自己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