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1/4 页)
※※※※※※※※※※※※※※※※※※※※※
同治十年八月三十日内阁奉上谕:“前据大理寺少卿王家璧奏参船政帮办委员林义哲私通外国等款,谕令吏部确查,所参各节,或查无确据,或事属有因,林义哲促成中法交好,著赏玉币一件,以资勉励。以其行事操切,致生物议,著罚不得参考十年。大理寺少卿王家璧受人蒙蔽,妄发议论,太仆寺少卿于凌辰谄附逢迎,有玷士林,著罚俸半年。”
杭州,元宝胡同,胡雪岩私第。
今天的胡雪岩起得较晚,昨天在谈成了和汇丰银行的一笔借款之后,兴奋不已的他回到家里,便直奔十三楼,好一番兴云布雨,可能是弄得时间过久,他睡得极死,再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在用过早餐——其实算是午餐——之后,仆人照例将邸报送了上来,当胡雪岩从邸报上看到这道上谕的时候,一时间惊得目瞪口呆。昨晚上因借款将得大利带来的好心情一下子给扫得精光。
因为他根本想象不出来,林义哲怎么能躲过这一劫。
要知道,不光是御史言官们参林义哲,左宗棠可是拉了一大票的浙江官员联名上奏参他的啊!
“这一次扳他不倒,以后怕是更加难了。”
胡雪岩为之气恨不已,他并不知道,当左宗棠看到同样的上谕时,脸色也是一下子变得铁青。
可能是受了西北风寒的关系,左宗棠看完邸报,竟然一叠声的剧烈咳嗽了好一阵。
他根本没有想过,自己联络了那么多浙省官员上奏,最后竟然是这样一个结果。
而且更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慈禧太后最后会是“赏玉币一件”这样一个反应。
“咱们走着瞧吧!别以为有了曾国藩那个老朽护着,你就可以胆大妄为!老夫迟早要收拾了你!”左宗棠没有去细想那枚玉币所代表的含义,而是恨声连连。
※※※※※※※※※※※※※※※※※※※※※
送走了宣旨的太监,林义哲瞅着手中太后的赐物,不由得有些莫名其妙。
慈禧赏给他的,是一枚玉制的钱币。
这是一枚用和田青白玉雕成的圆形方孔大钱,正面阳刻“长宜子孙”四个篆字,背面却是光洁平整,没有任何的雕饰。
单以玉质而论,这枚钱用的是上等的和田羊脂玉,入手温润凉滑,价值也可以说不菲,但慈禧太后赐给自己这样一枚钱,却让林义哲大感费解。
“听说太后有了赏赐,老朽特求一观。”徐润的声音将林义哲从思索状态当中拉了回来。
“先生来的正好,帮我参详参详,太后赐我一枚玉钱,是何用意。”林义哲说着,将手中的玉钱币递给了徐润。
徐润接过玉钱仔细地看了起来,不一会儿,便呵呵笑了起来。
“恭喜大人,大人的前程,从此定了。”
“此话怎讲?”林义哲讶异道。
尽管已经融入到了这个时代当中,但林义哲作为一名穿越者,骨子里还是一个现代人,对于这个时代的一些事情,还是不能看得很透。
“大人想是还未明白太后赏此玉钱的深意,老朽这就给大人解说一番。”徐润笑着说道,“大人请看,此钱正面为‘长宜子孙’四字,背面光素无纹,又为青白玉质。青白玉及素面,即‘清白做人’之意也,而‘长宜子孙’四字之意,大人想必明白,不需老朽多舌。”
“皇太后是要我明白‘清白做人’的道理,才能‘长宜子孙’?”林义哲失笑道,“可这和我的前程有何关系?”
“大人别忘了,这可是一枚‘钱’啊!”徐润笑道,故意用加重的语气强调了一下“钱”字。
“太后这是告诉大人,前程亦可长宜子孙呢。”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林义哲心下恍然,小心地将这枚太后赏赐的玉钱收好。
“之前因‘万年清’改造功成,太后已赏了大人通政使衔,是以不便过加赏赉,且可免朝中物议,免得有人日后借献宝为晋身之阶。”徐润又道,“因而此次只赏了大人这样一枚玉钱。但在老朽看来,这一枚玉钱,给个布政使都不换,呵呵。”
“但愿如先生所言。”林义哲笑道。此时的他,对慈禧这个在后世的教科书里已然被妖魔化得无以复加的女人,竟然有了一丝敬意。
“只是这一次,大人十年不得参加科考,于功名大受影响,是为美中不足也。”徐润道,“沈大人这几日,正为此痛心不已呢。说早知如此,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