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页)
或许那个小妾能帮他生个一子半女的,也聊慰平生所憾了。”
易小川却见一阙词从李清照手中滑落,他拾起一看,只见上面写道:“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谁说她不在乎,她很在乎,赵明诚这次真的伤了她的心了,不知道这对夫妻之间的裂痕能否弥合?
李清照强忍住悲愤,满含深情地给赵明诚写了一封信: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赵明诚很快给她回了一封信,催她去莱州与他团聚。
接到信的第二天,李清照就赶往莱州。家里的姐妹们为她送行,耽误了时间,没走多远,天就黑了。她只好在昌乐驿馆里住下,又写了词让驿馆寄送给姐妹们: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到山长山又段,潇潇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李清照到莱州时,赵明诚正在外办公,李清照见赵明诚所居静治堂的茶几上放着一本科考用的《礼韵》。李清照百无聊赖,随手翻开看了看,见翻开的这一页上,第一个字是“子”,她便以“子”为韵写道:
寒窗败几无书吏,公路可怜竟至此!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静中我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赵明诚显然已经遣走了小妾,大概是因为那小妾浮浅,没有才学,赵明诚自己觉得索然无趣吧。
所以,李清照就假装不知,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
易小川忽然觉得李清照这个女人不简单,在经历这么多的是是非非之后,她不再是李家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女了,而是一个成熟的妇人了。
赵明诚回来后,见李清照来了,自然是喜出望外,夫妻二人在莱州继续搜集古籍、书画、碑帖。
赵明诚有位同僚说莱州南山上有个《后魏郑羲碑》,赵明诚一听,便吩咐属下领他去观赏。到了莱州城南山上一看,果然有座大碑,是依着高大的山崖,将岩石磨平刻成的。赵明诚看到碑文的末尾有句话说:“上碑在正南二十里天柱山向阳处。此为下碑。”于是赵明诚又派人骑马在胶水县界上,找到了上碑,并把它拓印成字帖。
李清照和赵明诚又将别人赠送给他们的《唐富平尉颜乔卿碣》重新装裱。他们听说青州临淄县有人在故城耕地,得到几十种古代的器物。其中有十几座钟,上有款识,还有的竟多达五百多字。赵明诚便亲赴临淄,将钟文描摹拓印。
易小川觉得这一对夫妻在经过了风风雨雨之后,仍然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就是童话故事啊,他们就是传说中的神仙眷侣吧。
本书由~电WWW子UMDTXT书COM网~提供下载
第十九章 仓皇南渡
更新时间2010…5…13 7:20:46 字数:7627
易小川随李清照夫妇去李家探亲,李清照的母亲王夫人偶然间向易小川提起一个人,令易小川大吃一惊。
“小川啊,你还记得那个和你一起来的那个人吗?他说他叫什么,对,秦桧。”王夫人对易小川说。
秦桧?易小川一愣,郭总真的改名叫秦桧了,他这回是来真的,铁了心的要遗臭万年,博个骂名了,何必呢?
“记得,夫人,怎么了,他出什么事了吗?他不是在王府里做事吗?”
“你不知道,他出大事了?”
“什么大事?”
“自从他去了府里,我那个小侄女就整天围着他转,也不知道被他灌了什么迷魂药,鬼迷心窍,硬说非他不嫁,家里没办法,只好给了他些银两,打发他走,谁知他前脚刚走,我那侄女后脚就不见人影了,跟他私奔去了,还留了封信,说什么效仿汉朝的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也要留一段佳话,把家里人给气的,也不管他们了。”
“那他现在人在哪里?”
“一开始是在乡下教书,听人讲他整天说什么‘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家里人也没办法,总不能让自家闺女跟着他这穷小子吃苦受罪,再说我父亲有九个孙女,除了他,另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