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1/4 页)
他暂时停止了检查,坐在老板台后的转椅上。
“家伙,你也坐,咱俩讨论一下。”
梅坐在沙发上。
“这两封匿名信的发现,证实了我原来的两个感觉。。’
“又是7年前的那个溺水案件?”
“对,我原来……”
“这可是第767遍了。”梅笑着说。
汤没有理睬她,继续说:“7年前我就感觉美馨不是事故死亡,而是被谋杀,但一直没有证据,也没有证人,所以才定为事故,现在,证人终于出来了,证人会证实我当年的感觉没错。”
“证人?你是指写匿名信的这个人?”
“对。”
“这个人是谁?”
“我们会找到的,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这个人是谁?”汤说:“我想:也许就是7年前给我们写匿名信检举麦迪的那个人。”
梅没说什么。
汤继续说:“现在,在麦迪死亡事件中,我怀疑他不是自杀,怀疑他的死仍然和7年前那件事有联系,果然被证实了,从这两封匿名信的内容看,有人亲眼看到了麦迪7年前谋杀美馨的过程,现在检举他,逼他到公安局去自首。”
梅这时说话了,她给他泼冷水。
“伙计,别高兴得太早,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这两封匿名信的出现,一方面揭开了麦迪7年前谋杀自己的妻子美馨的秘密,也许证实了7年前你对水库溺水案的结论,了却了7年来你耿耿于怀的心愿。
“另一方面,也说明麦迪是被这件事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以自杀解脱自己。可以说,我们从这两封匿名信中找到了麦迪自杀的动机,这从另外一个侧面更证实了麦迪是自杀而不是谋杀,否定了你认为麦迪不是自杀是谋杀的结论。”
汤一愣。
梅得意了,是呀,自信的麦迪没想到自己的发现竟然使自己原来的逻辑推理走向了死胡同。
梅说:“伙计,你怕是这个月上不了我的床了。”
“不不!汤从老板台后的转椅上站起来。
”家伙,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或者说我还没有把我的意思全部说完……从表面上看,事情的发展确实像你说的那样,麦迪7年前谋杀了自己的妻子,有人亲眼目睹了这一切。
7年后,这个目击者站出来揭发麦迪当年的谋杀,逼麦迪到公安局自首,麦迪没办法才自杀了。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从匿名信里还可以看出三个深层次的问题:第一……”
汤向梅举起了一根手指头。
“……匿名信中提到了麦迪现在的妻子颜妤,这是一个重要发现,原来我们并没有把颜妤考虑到麦迪死亡事件中来,因为在麦迪死亡期间她恰巧到沈阳出差了,不占有作案时间和不具备作案条件。
“匿名信使我们明白了,颜妤在美馨死前就已经和麦迪有了那种关系,这就为我们提供了找到麦迪谋杀美馨动机的线索……对,当年麦迪就是因为有了颜妤这个新欢才谋杀美馨的。
“既然麦迪是为了得到颜妤而谋杀了美馨,他俩在美馨问题上的利益是一致的,那么,做为麦迪的情人,颜妤也就有可能知道麦迪的谋杀行为,或者说当年颜妤也许参与了整个谋杀过程——或者她只是后来知道了情况。
“从这一点上看她也是知情者,或者说知情者之一……这个发现也许可以为我们解开麦迪死亡之谜提供一些线索,家伙,我这样说并不是我怀疑匿名信是颜妤写的,不!因为按照 正常的逻辑推理,不论当年也好,现在也好,颜妤和麦迪的利益是一致的,不可能用当年他和她共同的秘密去逼他自杀,我只是想说颜妤可能为我们提供线索。第二……”
汤又举起一根手指头。梅奇怪他说二的时候为什么还举一根手指头?
“匿名信的作者也认识颜妤,起码知道颜妤这个人,知道颜妤和麦迪的关系——当然是以前那种不正当的关系。因为匿名信的作者在信中两次提到了颜妤。
“那么,这个写匿名信的人和颜妤是什么关系?如果颜妤从沈阳回来了,我们问问她,她会不会猜出写匿名信的人是谁?第三……”
汤仍然举起一根手指头,梅就想笑,他说到第八恐怕也是单一根手指吧。
“……写匿名信的知情者既然亲眼目睹了麦迪对美馨的谋杀,当年为什么不检举,要在事隔7年后才检举?是当年利益一致,现在不一致了?还是当年有顾虑,而现在终于良心发现了?这个写匿名信的知情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