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个大问题,没办法冬天不好干啊。因此吴家人现在手上的针线活真是停不下来。
见她娘喊她,吴红儿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儿,到了几碗糖水过来给屋里正做被子的几个婶子大娘喝,“大娘,婶儿先歇会儿喝点儿水吧。”胡春花那碗,吴红儿还亲自端到了她手里。
“红儿可得好好感谢感谢你大娘,要不然哪来这么好的亲事啊。”吴红儿的一个本家婶子说道。说起来蟠桃村谁不羡慕吴红儿说了个好婆家,别的不说光说那份儿彩礼钱就远远的把别人家扔在后面了。
现在彩礼钱的平均水平也是就二百块钱左右,但是也不是没有给三百的,只是少而已。不过除了彩礼钱还有自行车和缝纫机,这就足够让蟠桃村的大姑娘和小媳妇酸死了。
王兰她娘因为跟吴家是这么多年的好邻居了,因此这次也在这里,见到这么热闹的场景,她也不禁有些心酸,说起来自家闺女从小就是跟红儿这丫头并着肩长大的,前面二十年红儿有的东西她啥都有。
但是在女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上她却受了大委屈,虽然当初他们也给小两口办了婚礼,但是杜家连个人都没过来,当然也没给什么钱,他们虽然也尽力了,但是女儿的婚事比红儿低了不知道几个档次,起码彩礼钱、自行车、缝纫机这几样自家闺女一样也没摸到。看看吴红儿白里透红的小脸,乌黑油亮的大辫子,再想想自家整天吃糠咽菜的闺女,即使她不止一次为有个大学生女婿自得,现在也觉得难受。
她都活了多半辈子了,当然知道什么情啊爱呀都是虚的,有个知冷知热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自家闺女虽然从小就和红儿比着肩,但是在大事儿上远远不如红儿想的通透。
吴红儿没注意到王兰她娘略显酸涩的眼神,她正忙着应付大家的打趣呢。农村妇女打趣起人来也是十分厉害的,吴红儿不一会儿就被大家说的面红耳赤了,她觉得整个脸都*辣的。还是陈香枝在屋外喊了一声,吴红儿才解脱似的松了口气,丢下了一句:“我去看看三嫂有什么事儿。”然后便一溜烟儿的跑了出去。
☆、第18章 结婚忙
胡家和吴家都是大姓儿,吴家还好些毕竟是嫁女儿也就是俗称的聘闺女,忙乱是忙乱,但是到底不像是娶媳妇那么复杂。胡家就不一样了,就这么一根儿独苗苗,第一次娶儿媳妇的李桂兰那是卯足了劲儿想给儿子办个风风光光的婚礼,等到进了腊月,她忙的腿都要跑断了。
家里亲戚多,什么七大姑八大姨都要通知到,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的年代,李桂兰和胡老屠简直恨不得长上八条腿来。没办法这种事儿就得上门跟人家说一声才显得懂礼呢
腊月初八胡家养的两个膘肥体壮的大猪光荣献身了,因为杀猪,胡家就正好顺道把婚礼的管事儿、做酒席的大厨、迎亲的和本家的长辈全请了过来。现在讲究这个,说是试菜,其实说白了也就是我好好请你一顿,到时候你可得好好给我干活。
猪是胡老屠杀的,顺便还做了压猪头,卤猪耳朵之类的他的拿手菜,准备到结婚那天作为办酒席用。
按说按照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结婚摆的流水席上面有什么菜式都是固定的,几凉几热几荤几素,甚至是最后压轴的八大碗和杂和菜都是定例。不过现在大家过的都不容易,这流水席虽然仍旧摆,但是做多少菜,菜的质量怎么样就见仁见智了。
胡家这次杀了两头大猪,显然是准备热热闹闹的办一场,不过胡老屠也拿捏着一个度总不能太出挑了。现在天气冷,因此胡老屠便定了六个凉菜,八个热菜。虽然八大碗没有了但是却加上了一个一道四喜丸子。四喜丸子也算是结婚宴席上一道硬菜了,那可满满当当的都是肉啊。
至于主食虽然白面馒头吃不起,但是胡老屠也订了玉米和白面双和面的馒头。虽然不如白面馒头好吃,但是平时大家也是舍不得吃的。
大家试了一下胡家准备的菜式都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胡家就是实在,已经有好几年不曾吃到过这么地道的酒宴了。
其实办一场这样的婚事胡家也有些吃力,家里的确有点儿钱,胡老屠本身就有手艺,再加上人又会变通,虽然这几年大家都过得紧巴巴的,但是他仍旧把五个闺女的嫁妆钱和儿子娶媳妇的钱攒的足足的,连他和李桂兰的棺材本都攒下了。
但是令人无奈的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东西呀,虽然今年冬天的时候说国家开始改革开放了,但是现在仍旧是什么都要凭票,没有票就算是想多买点儿喜糖都难啊。胡老屠为了把儿子的婚事办的热热闹闹的吧这多半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