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1/4 页)
“你倒是懂得多,”昭宗帝神情淡淡的说道,“朕倒是不知道你何时学了这些个大道理了。”
孙耀倒是一副老神神在,“陛下您说笑了,奴才不过是个阉人,这男女间的情事儿奴才是不懂,可是奴才有眼睛有脑子,奴才会看会想会分析。都说下棋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陛下深陷其中,自然是患得患失,奴才在一旁看着,自然是心里清楚。陛下,这搁在殿下身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殿下一直以为自己讲陛下当成哥哥,殊不知自己心里早就把陛下作为了自己的丈夫,为了家族,想着自己要牺牲些东西,却不知道,她心里也是在渴望她将要牺牲的。陛下,您跟殿下如今就陷入了这样的怪圈之中,要想两个人都解脱,必须其中一人先放手。但是陛下您对殿下是势在必得、绝对不放手的,那就只能等着殿下走出迷局,走到陛下的身边。陛下,这世上不是所有的事情想得明白就真正能去接受的,您是知道殿下的情况,却一味的想着殿下能早日想通,少了耐心,心也跟着不平衡,这才心里对殿下多了气。陛下,这男女间啊,最怕的就是想着我要付出了就必须得得到回报,可这世上那就有这样好的事情,总想着付出就要回报,人也变得功利起来,什么都开始斤斤计较,到最后反而将两人越推越远,想要修补的时候,却是怎么也修补不了已经破开的缝隙。陛下,您忘了,您在西北的时候跟奴才说的话,那个时候您说过,只希望殿下这一辈子能平安和乐,不管将来谁在她身边,只要殿下好好的,您也甘之如饴。如今,殿下已经在您身边了,您为何就不能多了点耐心给殿下?”
孙耀的一番大道理,让昭宗帝深思起来,是啊,就因为自己已经得到了,所以才失却了耐心吗?明珠的性子,他是最清楚的,只能慢慢的来,一点点的磨掉,稍稍有个风吹草动,她就会紧闭门窗,想要让她打开门窗,看看外面的世界,自己就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了。
孙耀瞧见昭宗帝的表情,很聪明的选择了闭口不谈,他在昭宗帝身边多年了,知道有些话能说有些话只能点一下,说的太透了,反而更不好。说到了这个份上,他也觉得够了,他是知道昭宗帝心里肯定也是有了想法。
关于安婕妤刚生下的皇子落地不久就咽了气,李太后和霍太后倒是不避顾明珠,听完详细过程之后,李太后是板着脸愣了好半晌都没有说话。
顾明珠心里也是唏嘘不已,这个安婕妤,要说她是个好母亲吧,确确实实是愿意为了她的孩子能拼命的;要说她做的不够好吧,事实也是摆在眼前的。
她虽然没有怎么跟安婕妤打过交道,但想想,能在这吃人的后宫,顺利的怀孕,又安全的护到生产,照理说应该是有几分心机和聪明的。聪明的人怎么就做了这样的蠢事?她着实是有些想不透安婕妤的表现。
霍太后的心情也不好,虽然她是看安婕妤不上眼,可到底也是皇上的孩子,昭宗帝年近三旬了,膝下不过三子两女,大皇子看着就被秦婕妤养废了,小小年纪,阴狠毒辣让她看了有时候都不免有些心惊,幸好年纪小,不会真正的掩饰情绪。二皇子呢,被沈德妃护的紧,自己没见过几次面,也不知道这孩子到底是好还是坏,虽然听说是个不错的,可到底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没接触过,心里也没有底。三皇子是皇后所出,是嫡子,可是看着,是个忠厚老实的,瞧着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虽然年纪小,日后变化大,说不准。
眼下来看,如果真的要选储君的话,这三个孩子都不够格,可是又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将就着。虽然说这事儿还早,但在皇室中从来都是防患未然,得提前准备好才是。要是皇帝突然有了个意外,这么大的国家去哪里找个合适的继承人选?当初自己的两个儿子没了之后,先帝也是在剩余的几个皇子中选了又选才选出昭宗帝,花了多少年的功夫才培养出来。
想到这里,目光不仅转向顾明珠,明珠倒是个好的,要是她以后有了孩子,肯定会把孩子教养的很好,不过也有个问题,就怕养出个跟明珠一样性子的皇子出来,到时候也是让人头疼的一件事。
李太后担心的事情跟霍太后差不多,皇上膝下的孩子太少了,着实是让人揪心的问题,可是儿子的性子她是清楚的,根本就劝说不动,每次都要把自己气的半死。原本她都想好了,安婕妤这次要是把孩子生了下来,就抱养过来,省的跟大皇子一样,被秦婕妤教坏了性子,就算自己现在改正过来,都难了。她可不能再眼睁睁的看着皇上的骨血就这样被人给糟蹋了,可是如今倒好,生下来的皇子居然……
想到这里,李太后就对安婕妤存了气,不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