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离开西宁火车站的时候,老男人望了一眼其建筑,大失所望地摇头:“丫头你知道么,多少年前,西宁火车站是伊斯兰教建筑的风格,圆顶尖顶,看上去又神秘又有地域色彩,不知道怎么就变得和其他火车站没什么两样了。”
曼曼有些羡慕地看了一眼火车站的样子,似乎和北京站没什么区别,不过是小了点而已,开始羡慕起老男人以前来过这里。
回民留络腮胡子的男人很多,除了十几岁和二十几岁的,看不出年纪,都像中年人,老男人笑说:”你看那些大胡子,其实他们也没多少岁,等到他们四五十岁的时候,因为这边的环境干燥,保养不好,就得像老头子了。“
曼曼呵呵一笑。
“你别笑啊,丫头我告诉你,在这里,很多人会以为你是我闺女,也会有更多的人以为咱俩是两口子,你信不信?”老头子一脸玩世不恭又自信的笑:〃在内地这叫大叔控萝莉,在他们这边,十四岁的女孩子背着自己的闺女上街玩可不少见。“
曼曼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走吧,那家正宗兰州拉面馆做的拉面很地道,这在别的地方可没那么纯正,去试试去。”老男人也不管曼曼想什么,指着前方的面馆说。
“唉,好。”曼曼跟了上去。
四周带小白帽子的人多起来。
黑黑的眼角和睫毛、高鼻梁、双眼皮的回族人几乎是这边是主要人群,他们在叫卖,在行走,在开着店面做生意。
“欢迎光临,XXXXXXXXX”
曼曼和老男人来到这家兰州拉面馆的时候,一个大约十三四岁的回民男孩热情地打招呼。可惜用的是青海话,曼曼听不太懂。
”吃啥,丫头?“
老男人潇洒地指着墙上挂着的菜单牌子问。
曼曼开始看。嗯,很多在内地没吃过的。不知道吃什么好。
“吃啥?”
回民男孩用刚好听得懂的青海普通话问。
幸好他没讲阿拉伯语。曼曼想。
他的眼神中,曼曼可以知道,他果然把自己和老男人看成夫妻俩了,曼曼脸上一红。突然想起《廊桥遗梦》,爷爷和中年美妇的故事。幸好自己还不是中年人,可能性不大,曼曼庆幸地想。
“来一个手抓羊肉,一个兰州八宝百合,一碗哨子面。”老男人说。
“哨子面?”曼曼觉得挺新鲜。
“两碗哨子面。”老男人冲着那小男孩,伸出两个手指。
那小男孩一双睫毛长长的大眼睛忽闪着,并没有急着走:“还要啥不?〃
曼曼摇头,端详着他的睫毛像章鱼的睫毛,真好看。
”再要一瓶啤酒。“老男人依旧像在西餐厅一样,礼貌点头示意。
”两碗哨子面,一个手抓羊肉,兰州八宝百合,一瓶啤酒。“
小男孩大声用西宁话吆喝着,这次曼曼听懂了。
”等去了格尔木时候,我请你大吃一顿,今天咱们垫垫饥,准备下一站,塔尔寺。“老男人说。
”呵呵,那今天我请,对了,大哥,什么是哨子面啊?“曼曼对哨子面十分好奇。
” 很简单,“老男人掏出一只香烟,点气,吐一口云雾说:”先用猪肉、黄花、木耳、鸡蛋、豆腐、蒜苗及各种调料做成哨子,也就是肉切丁,然后配以佐料下锅炒,要将肉中水分炒干,再用碱水和面,反复揉搓,然后擀成厚薄均匀的面皮,用菜刀切细,在锅内煮熟。
食用时,先捞面条,再舀哨子,此乃哨子面。“
”这样呀。“曼曼说着,见那小男孩握着一瓶汉斯啤酒走过来,将两个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子摆上。
”汉斯啤酒?“曼曼觉得名字挺有意思。
曼曼在青岛喝青岛啤酒,在哈尔滨喝哈尔滨啤酒,到了北京喝燕京,老男人说,这也归青岛啤酒管,是陕西的牌子。
”这边缺氧,不能多喝,要不我得喝三瓶。“老男人自干一杯。
曼曼喝了杯看上去像茶的液体。
手抓羊肉块很小,也不是太新鲜,哨子面却很好吃。
吃完之后,曼曼大口喝汤,老男人喝完最后一杯啤酒的底子说:”下一步,找大巴去湟中。“
——塔尔寺就在湟中县。
塔尔寺,曼曼来青海的主要目的之一,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
塔尔寺又叫塔儿寺,好像是因为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