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2/4 页)
一阵骚动后,薛仁贵起身压低声音道:“诸位!武媚娘篡改我大唐江山!我等微臣者!志在匡扶我李唐汉人江山!今日大胜。那武媚娘军队士气尽丧,长孙无忌更被其部将狄仁杰斩杀,眼下我大军势如破竹,兵至汜水关,匡扶大唐,正是我辈奋发之际。据习作传来消息,长孙无忌的死讯,已经被证实。武媚娘也确实在洛阳称帝!明日起,全军并力攻打汜水关,早日破关,直取洛阳。”
阵阵共鸣响彻大营,邵云也从薛仁贵的话语中得到了启发,“汉人?李唐?”根据圣鹰教的遗训,是要以恢复大汉为己任,而自己却又答应过李世民,要以匡扶李唐为己任,再加上自己又是前朝大隋,杨家后裔,许多年来,到底要以哪一面大旗起事?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邵云,但现在他终于想明白了,无论是恢复大汉?还是恢复李唐?甚至是恢复大隋?都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华夏大地讲的是汉语,穿的是汉服,行的是汉礼,读的是汉书,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不受战乱之苦,那么以后的江山竖着哪一面旗帜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眼下自己部下,由圣鹰教方面,比如司空敏慧、施琅他们一干人等、他们自然会支持恢复大汉,而舅舅杨慕容已经答应要将琉球《台湾》纳入盾州辖区,日后琉球方面的人才自然又要支持恢复大隋,而目前最最现实的,他自己位居的是大唐的官职,盾州一地,也是大唐天子册封的,想到这里邵云不禁摇了摇头,想来将来又会在这方面费神了。
在薛仁贵的统领下,诸侯联军日夜攻击汜水关。只是,汜水关先加入的三十万生力军,那是把汜水关守得滴水不漏,任凭联军如何攻打,汜水关始终固若金汤,一连数十场攻击,联军的士气也开始逐渐低迷了。
武媚娘的大胆举动,让自己一下子成了天下人的公敌,但不得不承认这一届女流确实有两把刷子,在用人方面,狄仁杰,樊稠二人乃是她麾下第一勇将,均被予以高职,授意重兵把守汜水关,洛阳方面,没了上官婉儿,却还有大将徐荣。
这表面上的处处受敌,她却游刃有余,武则天确实不简单。
而汜水关方面,士气低迷的联军虽然在人数上占了绝对优势,但是互不统属成了致命的弱点,联军在攻城的时候,各自有各自的战术,加上部分诸侯为了保全实力,都不愿意出动精锐部队,这就让狄仁杰有了喘息之机,甚至反攻都有可能。
狄仁杰此人又且是普通人能比拟?能文能武的他若不是因为相信武则天的话,以为上官婉儿在联军手中,他甚至可以在杀了长孙无忌后,独揽大权都是可以的,只是此人恪守臣道,并无争霸的二心。虽然在别人看来他是个胸无大志,任人摆弄的工具,但在行军打仗、观人眉宇方面,他却是个行家里手,在见了汜水关的情形后,他决定,大军开始缓慢回撤,将联军引导到虎牢关后,在从长计议。
兵者、将者、战?和?攻?守?虽然李靖拥有者超凡的行军能力,但现在虎牢关的情形,人家守着,联军就只剩下攻击的一种做法,眼见军心涣散,诸侯各怀鬼胎,李靖也束手无策,既然李靖束手无策,那薛仁贵自然也就没有太多想法了,人家回撤到虎牢关,他也只能让诸侯继续进发,采取步步紧逼,两军到达虎牢关,就又形成了对峙形势。
却说狄仁杰带领大军回到虎牢关,武则天将朝政交与李儒、张柬之、张易之、三人代理后亲自带着十万人马驰援虎牢关,联军也随后赶到。虎牢关比起汜水关而言、就更加的固若金汤得多,新加入的武媚娘带来的十万生力军加上固若金汤的城楼,在优劣方面已经和诸侯联军持平了。
联军见了虎牢关情势,薛仁贵连忙请诸侯议事,这时候安西都护府方面传来波斯进犯的消息,金多禄又令安禄山率领一半人马回援了。兵马相对较多的安息方面撤走了大半人马,剩下的十三镇诸侯依然是济济一堂,不过只是人马方面减少了许多。
“诸位!虎牢关地势险峻,兵力与我等持平,我们必然要迎来一场恶战。诸位,可要做好准备啊。现在虎牢关足足集中了狄仁杰四十几万大军,可成了难啃的骨头了。”薛仁贵邹眉道。
程铁牛却先跳了出来:“贼军势大而已,不必担心。想我天下英雄皆在此间,武则天那妖妇不来则已。既然来了,我们便叫她来的去不的。”
诸侯纷纷叫好。苏定方不屑的看了程铁牛一眼却没有言语,而那边侯君集则是眉头紧锁,一副为难的样子。除他两人外其余诸侯都在高呼,仿佛顷刻间就能打败武媚娘一般。
其实不是没有人看不出来现在的情况并不占优势,只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