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1/4 页)
看着汉原王的坚定的表情,刘弘万般无奈,说:
“回陛下,臣认为,我军不能取胜的原因有三:其一,关外地形复杂险竣,我军对地形尚未熟悉就冒然进攻,这难免惨遭偷袭;其二,漠北作战需要长途奔袭,我军长途跋涉,后勤支重部队又不能及时补济,人马皆乏;其三,漠北关口狭隘,地形险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优势,而我军用的是大量的战车,这难免影响歼敌速度虽然,这些年来,从表面来看,我军似乎是占有优势,实际我伤比其它的诸侯国的军队更为惨重,要打下这场胜战,必需做到以三人支重一人,保持作战部队的战争质量然而,连年的战争让百姓伤痕累累,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国家是付不起这样的代价,陛下”
此时汉原王缓缓徘徊,犹豫片刻,走上宝座,看着大家,面色沉着坚定,说:
“刘大人说的没错,可是诸侯国也面临着同我们一样的问题。现在打也是打,等大家粮草兵力都充足了再打也是打;既然都是同样处境,为什么不现在打呢”说着凝视大家片刻,说:“行了,这战陛下打,都退下吧!”
汉原王说完便匆匆而走
难道秦忠的无事生非他不知道吗?
抑或刘弘的耿耿忠心他也不能体会吗?
自古以来,英明君子心深似海,其实,此刻谁也不知道汉原王内心的真实想法
旁述:这是汉原王从政生涯最难以决择的一段时光内忧外患,不论什么原因,作为一位肩负天下臣民命运走向的贤明君主,在国家伤痕累累的疼痛下发动战争都是痛苦的,但他必须选择战争!因为这种疼痛也只有战争才能解决然而,存在同样忧患的各诸侯国软弱的兵力,使中原帝国从实质上掌握了战争的决定权利,甚至能够在士气高昂的中原将士那飞扬神采中感觉到胜利在握。可是,让世人无法想像的,这场战争最终将以一种离奇的结果告终
深沉的秋季,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和云宇茗庐的商团同时拉开帷幕
第四十章 首次受挫
更新时间2010…2…3 17:33:30 字数:4555
边关。城门
中午
慵懒的太阳宛如一首催眠曲
边关城门口守城的士兵们神情慵懒,有的趴在桌子上酣睡,或者懒懒地看着天空中的太阳,满头大汗,目无表情。
仲伯、张鸿等带着商队浩浩荡荡而来
一名卫士拦住他们问:“你们是什么人?”
“我们是商人,军爷,我常常往返中原,请行个方便”仲伯跳下马来
“商人?”卫士看着长长的队伍,大声问:“商人也不行,现在是非常时期,管是谁,一概不能出城”
“哎呀吵什么吵啊?”这时,一个睡在桌子上的官员嚷了起来:
从他的着装看出他是这儿的头,他叫董峰,曾经纵横沙场,因为厌倦杀戮,但对朝廷又忠心耿耿,自行请命到此坚城门。
“报大人”士兵说:“门口来了一帮自称商人的人”
董峰伸着懒腰走过来,绕了一圈,看了看仲伯,说:“你看你的着装,你的长像,这象商人吗?商人有长的象你这样眉清目秀的?”
一句话弄的仲伯啼笑皆非,说:“这这身份和长相没什么关系吧!大人”
“商人有带这么多人的吗?打战啊?”董峰看着仲伯,严厉地问:“说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出关?”
“我确实是商人,大人,我们常常在关口进出,您看,这人虽然多点,不过都是力巴,马车马背装的都是中原各地的货物,运到关外去,替百姓换点银子”仲伯说
“别唬弄我,这么多年我就没见过这么大的商队在关口进出”董峰说着看了货物一眼,说:“就算你是商人,可你们有关文吗?”
“关文?什么关文?”仲伯摇头,说:“没有”
董峰上下仔细打量着仲伯,说:
“回去吧!读书人,我能看的出来,你根本就没出过关,看在你们的一片善心,我就不扣查物品了,想出关,就得有关文”
董峰说完便命令关闭城门,头也不回地走了
无奈之下,仲伯之好带着商队在附近城镇的驿馆住下来,派人传信凌易,等待他的到来。
几日后的一个黄昏,凌易和月灵匆匆而来,只见城镇的街道,因紧急的战事而显得格外萧条,人心惶惶,在一位路人的指引下,凌易找到驿馆。
驿馆。
苍穹尽是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