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1/4 页)
天赐六年(409)十月,拓跋珪要立长子拓跋嗣为太子。按北魏的旧风俗,只要是立太子,一定要先把太子的母亲杀死,这虽然是为了防止太后和外戚专权,但也很残忍。拓跋嗣的生母是刘贵人,刘贵人就要被赐死。但拓跋嗣对母亲很孝顺,大哭着乞求拓跋珪饶母亲一命。拓跋珪说:“当年汉武帝杀钩弋夫人,就是为了防止母后干预朝政和外戚作乱。古人也做过这样的事,这有什么奇怪的。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国家长久啊。”拓跋嗣没办法,只好回到东宫。但是天天痛哭,没完没了。拓跋珪心烦意乱,便派人再召拓跋嗣入宫。拓跋嗣干脆带了两个心腹趁夜逃走了,心说:“我不当太子,总行了吧。”
贺夫人听说拓跋嗣逃了,于是便请拓跋珪立拓跋绍为太子。贺夫人为了儿子前途,甘愿赴死的精神实在可嘉。但这又触到了拓跋珪痛处,他大怒道:“朕最恨的就是妇人干政,所以才有杀母立太子的规矩。你来干政,那你是找死。”当即命人把贺氏拖出去,等天亮后处决。拓跋绍知道这个消息以后,立即率领心腹武士,并买通宫内宦官、宫女,连夜翻墙入宫,杀入天安殿,将拓跋珪乱刀砍死。拓跋珪时年只有三十九岁。
第二天一大早,百官在端门外等着上朝。上班的时间早就过了,宫门却迟迟不开。一直等到中午,宫门的门缝里才传出一个声音:“我有叔父,也有兄长。你们打算立谁为帝?”这是拓跋绍的声音。
百官听了都很惊讶,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拓跋珪已经死了。百官顿时议论纷纷,人猜疑拓跋珪的暴亡与拓跋绍有关。但因为拓跋珪只有两个儿子,另一个儿子失踪,这个儿子杀父,他们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便都回家去了。
百官中有一部分人比较机灵,急忙出城寻找到拓跋嗣,把拓跋嗣请了回来。拓跋嗣一回来,大家有了主心骨,很快就有握兵权的将军主动把拓跋绍擒获,交到拓跋嗣手里。拓跋嗣命令把拓跋绍和他的母亲贺氏,以及拓跋绍帐下的所有兵将以及充当内应的宦官、宫女全部杀死,然后继皇帝位。
到北魏拓永兴五年(413),拓跋嗣迎娶姚兴的女儿西平公主为妻,先给以皇后的待遇,但因为没能铸成金人,所以只好封为夫人,但对西平公主极为宠爱,胜过后宫中所有嫔妃。北魏和后秦也因此关系十分亲密。
东晋攻伐后秦的时候,后秦向北魏求援,刘裕向北魏借道。
拓跋嗣经过反复考虑,决定拒绝晋军借道。拓跋嗣派司徒长孙嵩都督山东诸军事,派振威将军娥清、冀州刺史阿薄干率十万大兵驻守黄河北岸,派黑槊将军于栗沿黄河北岸的重要渡口构筑堡垒,防止晋军过河北袭。
晋军因为北魏不肯借道,所有船舰只能尽量靠着南岸西行,晋兵在岸上用长绳拉纤前进。但因为风大浪急,有些纤绳断了,战船就漂流到北岸。北魏军便夺去船只,杀死船上晋兵。刘裕如果派兵登岸还击,魏军便逃走;等晋军退回去,魏军就又返回岸边。因为魏军是骑兵,所以晋军也拿他们没办法,前进速度明显受阻。而王镇恶又因为断粮,屡屡来催,弄得刘裕很是苦恼,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觉,一直在想办法。这天晚上,刘裕又在思考。传说这时候他抬头望月,见天上半轮弯月,正在穿云破雾而行,突然悟出一个奇阵来。刘裕立刻招来相关技术人员,连夜准备和赶制了战车一百辆、连臂大弩一百张、四尺铁槊一千余根、大锤一百把。第二天武器齐备之后,刘裕命七百士兵用这些武器在黄河北岸摆出一个新月形的战阵,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却月阵”。
这个“却月阵”以两千七百人大败对方三万人,成为历史上经典战役中的经典。而后来再没有人用过这个阵形,又是少见中的少见。所以有必要在此详细的解释一下。
“却月阵”以河岸为月弦,月弓的弧形对外,形成一个新月形阵地。一百辆战车中每车配七个人,一张连臂大弩,十多根四尺铁槊,一把大锤。布阵后,有两千士兵在水中作预备军,携带大弩百张。一旦敌方开始进攻,立刻从河中进入阵中,每辆战车上各加设二十名士卒,并在车辕上架有盾牌,以保护战车。
长孙嵩因为见晋军只有七百多人,便派了三万骑兵去冲,欲把这七百人全部赶到黄河里喂鱼。在进入射击距离后,晋军先用大弩射,这种弩射得很远。所以长孙嵩的部队在很远的地方就开始挨揍,等他们前仆后继以极大伤亡的代价冲到比较近的距离时,晋军又把四尺铁槊上在大弩之上,用铁锤来击发。这种新式武器杀伤力极大,只要碰着不死也得半残,就是被扫个边,也得拉下二斤肉来。而半月形的阵地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