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页)
大约是七月十日清晨②,我们分别搭上沪杭线的早班车,九点多钟就到达了嘉兴的南湖。
王会吾所预雇的大画艇已泊在湖边。代表中只有陈公博未来,他早一天坦率的向我和李达表
示请假不出席,因为他太太对于在李家所发生的事尤有余悸。其他的代表却不将这件事放在
心上,身当其冲的李汉俊也满不在乎,大家仍然兴高采烈地继续工作,并笑陈公博是个弱不
禁风的花花公子。
我们登上了大画艇,四顾南湖景物,只见万顷碧波,湖畔一片芦苇中掩映着楼台亭阁,
使我们这些初来的观光者觉得较之西湖的景色别有风味。我们的大画艇在湖中环游了一遍之
后,便或行或止地任由它在幽静的湖上荡漾。我们继续在上海未完的会议,议题是《中心工
作与工作方针》。我们不约而同地加速讨论,很少长篇大论的发言,大家都集中研讨急需解
决的具体问题。
在《中心工作和工作方针》这一议题之下,项目原是很多的,如宣传工作中的党报问题,
与青年团工作之联系及指导问题、妇运工作等等。但都只略略谈到大要,就决定交未来的中
央负责处理。工人运动的问题讨论得比较详尽,主要的两项是如何组织工会和如何在工人中
吸收党员。
关于工会组织问题,大会曾有几项决定:一是工人斗争的纲领,内容包括八小时工作制,
增加工资,保护女工童工等等;大会认为根据各地实况,由工人群众提出减时、增薪的其体
要求,以期由斗争中逐渐达到八小时工作制和合理的工资标准的目的。二是工会组织原则问
题;大会指出共产党人不应再因袭旧式行会和仔招牌土会哟旧习,应注重新式的产业工会的
组织;即每一个企业中的全体工人不分职业和籍贯等区别,均须组织在一个工会的单位里;
同一产业中的工会应联合起来,组成某一类产业的总工会。三是中共应在中央所在地组设一
个工人运动的总机构,并在各重要地区设分支机构,以为领导工运的枢纽。各地同志都应到
工厂中去从事下层活动、将工人群众组织在工人俱乐部或其本厂的工会等组织之内。
关于吸收工人参加共产党的问题,大会决定各地组织应在工人群众中宣扬马克思主义,
64/151
… Page 65…
《我的回忆》第一册
如出版通俗刊物等。又决定工人的入党条件应从宽规定,一个工人只要能热心工会活动,为
工人利益斗争,并表示愿意加入共产党,就可准其参加进来,不必问他是否懂得马克思主义。
至于如何使这些工人党员能懂得马克思主义,大会认为那是地方党部的责任,地方党部应特
别注意工人党员的教育工作。当这一项议题讨论完毕时,已是日薄西山的时候,我们主张第
四项议题的选举问题迅速进行。讨论结果,一致认为现在党员人数很少,暂不必根据党章组
设人数较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只须选出三个委员,分担书记,组织,宣传等工作就够了。
根据这个决定,大会旋即一致推举陈独秀任书记,李达任宣传,我任组织。在陈先生没有返
沪以前,书记一职暂由周佛海代理。大会要求这三位被选的委员立即就职,从速组成中央,
并决定将大会所通过各案原则由中央整理后作成正式文件.一切尚未决定的事,也由中央全
权处理。
全部议程讨论完毕,大会旋即宣告闭幕,举行了一个,简单的闭幕仪式,由我致闭幕词。
我以兴奋的心情祝贺大会的成功,并吁清各代表回到各地的岗位上,根据大会的决定,发展
我们的工作和组织。这样,中国共产党便正式诞生了。
当我们离开这只画艇时,湖面上已是暮霭沉沉,渔火点点。大家赶上晚车回到上海,已
是午夜了。
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中共的组成,它在中国内部较之已往各政治组织发展得更为顺利和迅
速,它一开始就确立了鲜明的旗帜,规定了努力的方向,表现得十分明朗。在国际关系上,
共产国际第一次大会以后,它是亚洲国家中的一个重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