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页)
纵横驰骋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西起汉水、东迄大海的广大地区。至1947年底,共歼国民党军20万人,解放县城近百座,调动和吸引了国民党军南线主力,迫使重点进攻陕北、山东的国民党军主力回援,并使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的重点后方变成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
在三路大军挺进中原的同时,内线的西北、山东和晋冀鲁豫、晋察冀、东北等战场上转入了战略反攻和进攻。西北野战军发起榆林、沙家店、延清、黄龙等战役,彻底结束了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进行了胶东保卫战,收复胶东腹地,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晋察冀解放军举行清风店、石家庄战役,使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东北民主联军发起秋季攻势作战,迫使东北国民党军退缩于锦州、沈阳、四平、长春、吉林等城市及其附近地区,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到1947年底,战争已经主要地不是在解放区内进行,而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内进行,国民党军被迫由战略进攻变为“全面防御”。人民解放军总部于1947年10月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正式向全国人民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12月,毛泽东完整地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空前的秋季攻势。华东野战军于9 月 16 日发起济南战役,仅8 天时间,就攻克了国民党军重兵坚固设防的大城市济南,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东北野战军于9 月 12 日至11月2 日举行辽沈战役,歼灭国民党东北“剿总”卫立煌集团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辽沈战役的胜利和东北全境的解放,使东北野战军百万大军由一支区域性部队变成全国性的战略机动部队,东北解放区成为一个统一的、巩固的战略总后方,这对于夺取战略决战的全面胜利,以至于对全国的解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辽沈战役的胜利,加上济南等战役的胜利,使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国民党军总兵力下降到290 万人,人民解放军增长到310 万人,人民军队不但质量上早已占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毛泽东在(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一文中指出:这样,就使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为加速战略决战的进程,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联合作战,从11月6 日至翌年1 月10日举行淮海战役,歼灭国民党徐州“剿总”刘峙集团55万余人。至此,南线国民党军的精锐主力已被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均获解放。淮海战役胜利后,人民解放军兵临长江北岸,国民党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等地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为就地歼灭华北傅作义集团,中央军委今刚刚结束辽沈战役的东北野战军不经休整立即入关,会同华北部队进行平津战役。从*月四日至翌年1 月 31 日,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52万余人,华北除少数几个国民党军孤立据点外均获解放,并创造了北平、天津、绥远三种解决原则,高度概括了人民军队20年的战争经验,进一步完善了人民解放军的战役战术原则。
为继续发展战略进攻,中原地区解放军三路大军密切配合作战,先后进行了洛阳、宛西、宛东、豫东、襄樊等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在中原的防御体系,使中原解放区得到进一步巩固;华东野战军内线兵团分别发起胶济路西中段、津浦路中段战役及益林、盐南、出击陇海路东段等战役,使山东地区除济南、青岛等少数据点外均获解放,并重新开辟了威胁京、沪地区的苏北战场;西北野战军先后发起宜川、西府、陇东战役,收复延安等地;东北人民解放军发起冬季攻势,将东北国民党军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联系的城市内;晋察冀和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分别举行平汉路北段破击战、察南绥东和临汾、晋中等战役,解放华北大片土地。
至1948年6 月,人民解放军彻底打破了蒋介石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的反革命方针,粉碎了其所谓的全面防御和分区防御,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并创造了新的中原解放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历史性转折。
卷四(1948年7 月——1949年1 月):《挥师决战》。展现人民解放军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夺取战争的决定性胜利的宏伟场景。
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后,敌我力量对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