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页)
…
从两副诗联说起(1)
…
1964年初冬,著名儒学大师马一孚在中南海怀仁堂挥笔写下两副诗联分别赠给毛泽东与周恩来。
赠毛泽东的诗联是:“使有菽粟如水火,能以天下为一家。”
赠周恩来的诗联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体国经野辅世长民。”
这两副诗联表达了马一孚先生对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敬仰。同时,这两副诗联的区别,也透出了这位理学家对毛泽东、周恩来之间协力合作关系的深刻认识。
中国古代的哲人晏婴曾说:“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左传·昭公二十年》。还有一位哲人老子曾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毛泽东与周恩来在治国兴邦中的协力,是和而不同的协力,是差异互补的协力。如果说毛泽东是提出理论、原则的思想家,是绘制新中国发展总蓝图的设计师;那么,周恩来则是善于把理想与现实、现在与将来、目标与步骤、战略与战术、整体与局部、重点与全面沟通起来,善于将原则具体化,使设计蓝图符合实际并进入可行性操作之中的管理家、实干家。
周恩来为了让毛泽东集中精力思考战略性的和理论上的重大问题,常常有意识地使自己主要扮演执行者、管理者的角色。有一次,一位曾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多年的同志问周恩来:你为什么这样做?周恩来严肃地说,你怎么也讲这个话?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有那么多具体的事,总要有人去管它的。我多管些这类事,就可以让毛主席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一些更大的问题。他多次同经济部门的负责同志说,毛主席听汇报看文件只记几个大数就够了,我是办具体事的,要记一些具体数字。
周恩来“思考事物的周密有如水银泻地,处理问题的敏捷有如电火行空”郭沫若:《洪波曲》第20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具有总理国务、管理国家的杰出才能。建国前毛泽东就已认定周恩来是未来新中国总理的最佳人选。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总结中毛泽东说: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主要人员配备,现在尚不能确定,还要同民主人士商量;但“恩来是一定要参加的,其性质是内阁总理”。童小鹏:《风雨四十年》(第一部),第589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建国后,毛泽东和周恩来分别担任党中央主席和共和国总理,一直到去世。“主席”和“总理”分别成为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代名词。
毛泽东对周恩来,有时见面亲切地称呼“恩来”;有时在急件上直呼“周”;有时在书信中称呼“周总理”;有时则信任而又尊重地称呼“总理”。毛泽东与他人交往中,直接而简便地呼姓或完全以职务代称是极少见的。“周”和“总理”这两种称呼方式,毛泽东只对周恩来使用过。这从一个细小的侧面反映着毛周关系:信赖中透出自然,尊重中透出亲近。党内外名人学者喜欢将周恩来比之为西周时的辅政大臣周公旦,尊称为“周公”,并常常这样称颂周恩来:“周到,周到,周公一到,一切周到。”毛泽东也曾用“周公”尊称周恩来。1949年12月2日,毛泽东致柳亚子的信中写道:“周公确有吐握之劳”。《毛泽东书信选集》第352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对周恩来总管一切、日理万机的才能与政绩的肯定。毛泽东曾对许多人感慨:“还是我们的总理啊,上至国家大事,下到服务员的工作都关心到了!”成元功:《北京的老百姓能否吃到这样的菜?》,《周恩来和他的秘书们》第383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1946年朱德六十大寿时,周恩来在祝辞中写道:“全党中你首先和毛泽东同志合作,创造了中国人民的军队,建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