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三位是外姓,父母都是在爷爷辈,至是曾爷爷那一辈迁入黄家村居住的。
只有最后一个是黄姓,他是黄忠的一个堂弟。可以说他既是黄忠对谢信本领的信任,更是黄家村对私塾的试探。
对此谢信也没什么话好说的,一所新成立的私塾,根本没有牛x的底蕴。
大概到了中午,村外多了二十个人影。
当然不完全是学生,大概有六七个成年人跟在其中。
他们是其他村子过来查看私塾的,若是没什么问题,这些幼童自然会留在这里读书。毕竟就算是别的村子,同样会有外来户。
只是当他们看到谢信那年轻的样子,就开始怀疑起这个私塾的水平来。
再看了看私塾,发现这个私塾意外的简陋,就更是没有了让孩子就读的兴趣。
这个时候,一个幼童走了出来,对这谢信问到:“这位可是夫子?”
“我便是这所私塾的塾师,姓谢名信。”谢信微笑着回答到。
“昨天,小子在族学那里听到塾师讲《论语》,其中有一句不太明白,不知道谢师父可否为小子解答?”幼童歪着头问到。
“且说来听听!”谢信知道,这个小子打算考自己。
虽然有点荒唐,但给谢信的感觉就是这样。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幼童倒也不客气,直接问了出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面要遵从师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诚实,要广泛爱护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以后,如果还有精力的话,就去学习文化知识。’不知这样说,你可满意?”谢信微笑着解释到。
“小子受教了!”幼童恭敬地对谢信作揖。
对此,谢信只是含笑着点了点头。
通过他们的表现,几个大人总算是稍微安心了一点。
他们至少看出了,这个年轻人虽然年纪小了点,但学识还是不错的,至少不会做出误人子弟的事情。
有了这请教的一幕,大人们自然也出来,询问一些他们听到,但是不太懂得的问题。所幸问的都是《论语》里面的东西,谢信倒也是有惊无险地应付了过去。
一番试探之后,十几个幼童也正式被谢信收入了门下。
只是大殿空间本来就不大,桌椅自然更加不够。
谢信所幸先让他们回去准备一番,三天后再过来正式入学。而今天,且当做是入学报名了。
对此,大人们自然也没什么意见。今天他们本来只是过来试探,却是连拜师礼所需的东西都没有带来,若是今天就入学,他们可就丢人丢到家了。
找了个册子,包括黄家村四名幼童在内的十六名新生进行登记。谢信蓦然在里面发现了一个名字:娄圭。
猛地抬头,却是发现这个名字的主人,赫然是之前问他问题的那个幼童。
这不由得让他感叹:未来的名人,小时候也未必简单啊!
第十章 借读生娄圭修真入门
既然知道眼前的幼童是娄圭,谢信当然不会错过‘查看’其属性的机会。
娄圭:8岁,未曾拜师(招收条件:书院等级3级,并建立武学系)。
政治:c+(资质:A+);统御:d+(资质:B+)武学:c(资质:s);智慧:B…(资质:ss)看到娄圭的资质,谢信自然是非常欣喜,只是看到他的招收条件,尤其那‘未曾拜师’四个大字,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
“系统,为什么他已经进入我的私塾就读,可却没有显示他已经成为我的弟子?”谢信也不管那么多,直接询问了一下。
“该人物系历史人物,在招收条件为满足,招生任务尚未完成之前,即使在宿主私塾中就读,依然不被系统认可。尚未被认可前,其四项素质的提高,宿主也不会得到经验。
在学期间,性格受到宿主的影响下降,宿主将无法改变其原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毕业后,娄圭对历史的改变,也不会给宿主任何经验。”系统很快就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只是看到这个答案,谢信心中不由得有点郁闷,暗道果然历史人物没那么容易就能招募。
将最后一个幼童的资料登记完毕后,一干人等对谢信道了别,陆续返回了各自的家中。
只有一个人与众不同,那就是娄圭。
“怎么不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