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1/4 页)
存在两个剥削阶级的观点。
①除被八大宣布已经消灭的剥削阶级还继续存在之外,又把“资产阶级右派”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列入了剥削阶级行列。
其四,改变党对过渡时期时限的规定,不再以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的完成,作为结束过渡时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毛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文中指出:全国城乡仍然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
这个斗争,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取得彻底胜利。
“这是整个过渡时期的任务”。
②八大二次会议对过渡时期的提法更明确,认为“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
③对过渡时期时限的这个提法,为后来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改为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把整个社会主义社会视为过渡时期,形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大过渡”理论埋下了伏笔。
其五,提出了导致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某些策略。毛泽东认为,反右派斗争创造了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群众斗争形式。
“大是大非也好,小是小非也好,都
①③ 见《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1958年5月5日)。
②见《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58页。
275
毛泽东晚年“左”的错误思想初探962
可以用这种鸣放辩论的形式去解决。“明确表示:”以后要把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这种形式传下去“。反右派斗争时,凡属提出不同意见,都视之为向党”猖狂进攻“
,采取“引蛇出洞”
,“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等对敌斗争策略。毛曾指示各级党组织,在两三个星期内,“对于右派的猖狂进攻,硬着头皮,只听不驳,聚精会神,分析研究,聚集力量,准备反攻。”
“目的是让魑魅魍魉,牛鬼蛇神‘大鸣大放’,让毒草大长特长,使人民看见,大吃一惊,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些东西,以便动手歼灭这些丑类。”
①这种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的方法,毛自己十分欣赏,把它称做“阳谋”
,认为“这是一套很好的马克思主义策略”。
正是这种策略,使冤狱遍及神州,毛泽东晚年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也从此生长。
五。大跃进与人民公社——社会主义理想与实践
在毛泽东看来,反右派斗争这场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解决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出现的“搞社会主义与反社会主义”的斗争问题,现在可以高速度地建设社会主义了。
1957年10月,他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要鼓起一股劲来。去年下半年今年上半年松了劲,加上城乡右派一闹,劲就更不大了,现在整风反右又把这股劲鼓起来
①见《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67、468、464、436页。
276
072毛泽东晚年“左”的错误思想初探
了。“
①他认为,胜利地完成整风反右运动,“将使我国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将使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将掀起一个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各项建设工作的规模宏大的高潮。”
②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他对1956年反对经济工作中的急躁冒进表示不满,认为下半年这一股风,扫掉了“多快好省”
,扫掉了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
,扫掉了“促进委员会”。明确表示,要恢复被扫掉的这三大件。
③1958年1月的南宁会议和3月的成都会议上,毛将反冒进提到两条道路原则高度,进行批判。南宁会议上批评了周恩来和陈云,说他们反冒进犯了方向性错误,泄了六亿人民的气,离右派只有50米。成都会议上提出:冒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反冒进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断然规定,今后只能提反右倾,不能提反冒进。仅仅这样还不够,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他又大批“观潮派”
、“秋后算帐派”
,要求“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拔白旗、插红旗”
,以“不断革命”的理论,推动大跃进运动的全面开展。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当时解释:“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