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1/4 页)
定再做考虑。
2月下旬到“学代会”开幕前,聂荣臻办公室接到几封群众来信,说国防科委领导借开“学代会”的机会,有吹捧聂荣臻的现象。
聂荣臻知道这些情况后,请国防科委副主任罗舜初、刘华清、蔡顺礼到西山住处开会,讨论召开“学代会”需要解决的问题。
会上,没有再提到选举代表条件的问题,因为这时候代表已经全部选出,知道两派都有代表参加,聂荣臻也就比较放心了。
于是他着重要求罗、刘、蔡分别把准备在“学代会”上的发言都检查一下,都不要有突出他个人的内容,主要应该突出毛主席、林彪、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的有关指示。
但尽管如此,国防科委副主任在“学代会”的发言中,仍有聂荣臻同志“是一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的”、“是紧跟毛主席、林副主席的”、“是正确路线的代表”等提法。
“学代会”开幕以后,对国防科委持批判态度的一派群众组织,以“北航红旗”和“916”为核心,联合起来,抓住“学代会”的代表条件不放。
说国防科委提出这个条件是为了垒“聂氏山头”,搞宗派主义,想把对立派群众组织整垮。
十多天后,“杨余傅”事件发生,结合抓“黑后台”,他们发动了更加猛烈的攻势,使国防科委的各项领导工作,基本陷入瘫痪状态。
周总理知道了国防科委在“学代会”问题上的困难处境,于4月20日晚上9时40分至21日凌晨2时,接见了国防科委、国防工办、中国科学院下属单位的各派群众组织的代表。
他在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和问了一些有关的情况以后说:国防科委提出“坚决拥护以聂荣臻同志为核心的国防科委党委的正确领导”,并作为选举出席“学代会”代表的条件,是错误的。
但聂老总事前不知道,他知道后很不安,写了检讨。
要允许别人犯错误,不要把别人一棍子打死。
“聂荣臻同志我们很熟,我们是老战友,毛主席要我帮助他。
不能说国防科研、生产中有坏人,领导就一无是处。
生产上不去我很痛心,再不能耽误了,应该赶快结束争论。”
大家要消除派性,搞好联合,把“学代会”开好。
4月24日,聂荣臻给“学代会”写了自我批评的信。
信中说:这次会议的准备过程和开始的一段,我正在病中,至今没有痊愈,有许多情况确实不清楚。
代表的评选条件,会上有突出我个人的作法,大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这些错误,我作为国防科委党委的负责人,作为‘班长’应该首先负责。
‘核心’的那条极端错误的条件,事先没有报告我,到知道的时候,绝大多数代表已经选出来了,我感到这个条件不对,但迁就了现状,未提到政治原则的高度,未采取断然处置来纠正这个错误,此次会议准备的文件、发言、报告,我在病中,都不知道,虽然以前曾多次谈过不要突出我个人,不要吹,不要捧,会前也一般地打过招呼,但采取措施不力,更未检查过问。”
“我在四十多年来各个革命斗争阶段中,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七节“学代会”代表条件的风波(2)
我绝不是一贯正确的,而是错误不少。”
聂荣臻的这封信,是经过周恩来审查修改后发出的。
如原信中有一句,“总理代表中央亲自帮助我们纠正这次会议的错误”,周恩来改为“周恩来总理遵照毛主席指示,帮助我们纠正这次会议的错误。”
另一句提到,总理的指示,对我们开好会议“起了重大作用”,周恩来改为“起一定作用”。
但信在发给“学代会”以后,仍有人说,聂荣臻的信“是做表面文章”、“没有触及灵魂”、“作为党委书记,不可能事前不知道‘学代会’代表的条件。”
4月30日上午,聂荣臻到“学代会”上准备检讨,听取意见。
可当他刚讲了几句,持批判态度的一派口号声四起:“火烧聂老总”、“炮轰聂老总”、“万炮齐轰聂荣臻”。
接着是另一派反对这样做,也高呼口号。
至此,聂荣臻已经无法再继续讲话。
他乘会场稍静时,说了几句:“大家对我有什么意见,欢迎提出,由国防科委党委转给我,希望大家遵照总理的指示,